有錢人注意!境外公司申報新制上路 怎麼算最劃算?
發表於 2024-03-06 00: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今年5月所得稅申報旺季,將正式納入海外控股公司申報新制;為此去年財政部做出3大放寬措施,成為今年富人報稅時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去年下旬,一位台商夫人緊張地找會計師事務所商量。過去做進出口時,為了幫公司管帳,她設立了好幾家註冊在免稅天堂的境外公司做轉口貿易,其中一家在她名下的境外公司,是專門用來累積分配盈餘,只要不匯回台灣就不用繳稅;她也會用這家境外公司做金融操作,方便買海外金融商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今年五月個人和公司申報所得稅時,這些在個人及公司持有的境外公司,就要按CFC(受控外國企業)制度申報,但她怎麼算,都覺得不劃算。
這位太太一直以為,她只是買入並持有,沒有賣掉實現獲利,就不會被課稅。但去年CFC上路,按台灣會計原則,CFC帳上金融資產,須以年度按市價衡量計算損益申報,也就是「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工具」(FVPL)計算。
投資課稅 可選實現損益後
在過去,不管按市價還是淨值算損益,不會相差太大,卻沒想到2022年聯準會暴力升息,引發股債暴跌3成;2023年第3季,利率大致見頂後,股債又開始大漲。就個別年度的損益來看,她的美債商品價值,2022年為大虧,2023年卻大賺;由於台灣CFC 2023年才上路,因此2022年的虧損不能用來扣抵稅額,但2023年她一定會被課稅。
此外,這批債券是在疫情前就買了,即便到2024年第1季,也還沒回本;如果她現在賣掉實現虧損,之後才能再做虧損扣抵。因此她質疑,CFC是不是只讓政府提前課稅,徒增個人申報困擾?
所幸,財政部終於在去年底公告CFC相關法規修正條文,增訂過渡條款。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王瑞鴻指出,其中「透過FVPL評價損益,得選擇延後至實現時計算損益」,可以解決上述案例的狀況。
財政部賦稅署指出,考量到金融商品的公允價值波動幅度大,且非企業及人為得以操縱,為避免納稅人在沒有實際現金收入就要納稅的情況,允許其選擇不用將評價損益變動數計入當年度盈餘,可等到處分債券、股票或基金時,再將處分後的淨收益計入當年度盈餘;只是一經選定,不得變更。
過往盈餘分配 3月底截止
另外一項財政部放寬的重要過渡措施,就是只要在今年3月31日前,決議分配2022年及以前的年度盈餘,且能在結算申報期限提示盈餘分配證明文件者,就可免計入CFC當年度盈餘。王瑞鴻表示,以往營利事業或個人經常透過境外第3地低稅負地區(如英屬維京群島BVI)轉投資中國或越南等非低稅負國家,在未放寬前,如果要在2023年把從2022年以前就累積產生的盈餘一次分配完,一定會在2023年一次性地被課所得稅,也讓民眾有溯及既往的負面觀感。
在這次放寬後,在當地的事業仍有2022年以前的盈餘,建議趕快在今年3月底前分配至境外低稅負地區,這樣5月的所得稅申報時,即可免適用CFC。
「說白話一點,這是最後的逃生通道。」王瑞鴻觀察,的確還是有很多台商態度觀望,因為本來很多就把境外公司設在香港,且都是老闆的個人公司,長期只有交易紀錄,沒有帳戶憑證甚至財報,總想著繼續以不變應萬變。不過,會來找會計師的老闆,代表他嚴謹看待稅務遵循,也評估過申報與不申報的風險與損失,所以,在財政部放寬後又有案子進來,不過整體還是應該不算多。
《財訊》雙週刊分析,至於公司法人,勤業眾信稅務部資深會計師張瑞峰指出,其實CFC法規從2016年就公告,大部分該調整的都調整了,特別是國際施壓免稅天堂國家、推動國際稅賦合作經濟實質法案,很多台商很早就開始調整境外公司的營運模式和架構。稍有規模的公司應該已經都做好準備了,尤其是上市櫃公司有財務長,也會比較了解法案對他們的影響,更了解如何免納入CFC課稅要件申報。
延伸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今年五月個人和公司申報所得稅時,這些在個人及公司持有的境外公司,就要按CFC(受控外國企業)制度申報,但她怎麼算,都覺得不劃算。
這位太太一直以為,她只是買入並持有,沒有賣掉實現獲利,就不會被課稅。但去年CFC上路,按台灣會計原則,CFC帳上金融資產,須以年度按市價衡量計算損益申報,也就是「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金融工具」(FVPL)計算。
投資課稅 可選實現損益後
在過去,不管按市價還是淨值算損益,不會相差太大,卻沒想到2022年聯準會暴力升息,引發股債暴跌3成;2023年第3季,利率大致見頂後,股債又開始大漲。就個別年度的損益來看,她的美債商品價值,2022年為大虧,2023年卻大賺;由於台灣CFC 2023年才上路,因此2022年的虧損不能用來扣抵稅額,但2023年她一定會被課稅。
此外,這批債券是在疫情前就買了,即便到2024年第1季,也還沒回本;如果她現在賣掉實現虧損,之後才能再做虧損扣抵。因此她質疑,CFC是不是只讓政府提前課稅,徒增個人申報困擾?
所幸,財政部終於在去年底公告CFC相關法規修正條文,增訂過渡條款。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王瑞鴻指出,其中「透過FVPL評價損益,得選擇延後至實現時計算損益」,可以解決上述案例的狀況。
財政部賦稅署指出,考量到金融商品的公允價值波動幅度大,且非企業及人為得以操縱,為避免納稅人在沒有實際現金收入就要納稅的情況,允許其選擇不用將評價損益變動數計入當年度盈餘,可等到處分債券、股票或基金時,再將處分後的淨收益計入當年度盈餘;只是一經選定,不得變更。
過往盈餘分配 3月底截止
另外一項財政部放寬的重要過渡措施,就是只要在今年3月31日前,決議分配2022年及以前的年度盈餘,且能在結算申報期限提示盈餘分配證明文件者,就可免計入CFC當年度盈餘。王瑞鴻表示,以往營利事業或個人經常透過境外第3地低稅負地區(如英屬維京群島BVI)轉投資中國或越南等非低稅負國家,在未放寬前,如果要在2023年把從2022年以前就累積產生的盈餘一次分配完,一定會在2023年一次性地被課所得稅,也讓民眾有溯及既往的負面觀感。
在這次放寬後,在當地的事業仍有2022年以前的盈餘,建議趕快在今年3月底前分配至境外低稅負地區,這樣5月的所得稅申報時,即可免適用CFC。
「說白話一點,這是最後的逃生通道。」王瑞鴻觀察,的確還是有很多台商態度觀望,因為本來很多就把境外公司設在香港,且都是老闆的個人公司,長期只有交易紀錄,沒有帳戶憑證甚至財報,總想著繼續以不變應萬變。不過,會來找會計師的老闆,代表他嚴謹看待稅務遵循,也評估過申報與不申報的風險與損失,所以,在財政部放寬後又有案子進來,不過整體還是應該不算多。
《財訊》雙週刊分析,至於公司法人,勤業眾信稅務部資深會計師張瑞峰指出,其實CFC法規從2016年就公告,大部分該調整的都調整了,特別是國際施壓免稅天堂國家、推動國際稅賦合作經濟實質法案,很多台商很早就開始調整境外公司的營運模式和架構。稍有規模的公司應該已經都做好準備了,尤其是上市櫃公司有財務長,也會比較了解法案對他們的影響,更了解如何免納入CFC課稅要件申報。
延伸閱讀:
標題:有錢人注意!境外公司申報新制上路 怎麼算最劃算?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0104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
1小時前
1小時前
1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