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天使譚維義 紅磚牆下還原55年診所看病場景

發表於 2024-05-11 14:27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1日電)紅磚牆下,94歲的「譚爸爸」幫64歲的女病患量血壓。這是55年前成功診所看病場景,當年的醫生譚維義、診所首名傷患高秋美,護理師黃美蓮,今天在牆下憶當年。

外籍宣教士在醫療貧乏的年代裡,騎著腳踏車先在東海岸展開山地巡迴醫療,1964年在成功鎮設立首個醫療據點「成功診所」,當時來自美國的譚維義(Frank Dennis)是診所醫生,後來在台東市創辦基督教醫院。

台東基督教醫院今天舉辦創院60週年系列活動,醫院人員和單車志工,清晨從台東市騎單車到成功鎮,單程52.6公裏,感受當年傳教士騎單車穿梭東海岸看診的辛勞。

接著在成功鎮東海路的「成功診所」集結,診所舊址早已變成住宅區,僅存當年的一道紅磚牆。穿著醫生服的「譚爸爸」譚維義,拿聽診器和血壓機幫當年的首名外傷病人高秋美看診,一旁還有陪診護理師黃美蓮,3人在牆下還原55年前場景,緬懷往昔。

「譚爸爸」說,當年診所外有一棵大樹,在樹下幫病人看診很涼快,不像今天這麼熱。他回憶說,基督教醫院尚未成立前,他每週四會到成功診所,看一些狀況比較麻煩的病人。平常由有護理師背景的宣教士住在診所旁宿舍,負責當地接生、衛教及護理服務。每診次約60名病人,通常要到下午1、2時才能看完所有病人。

他說,來看診者以內科和小朋友居多,偶而會有較嚴重的病人。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那年代的小朋友頭上都會長膿包、肚內有鉤蟲、貧血、肺結核,這反映出當時的小孩營養不好,且衛生環境差。

今年64歲、成功診所首名外傷患者高秋美說,約1966年,當時念國小2年級,放學後和同學爬果樹摘柿子喫,從樹上掉下來,滿臉是血、腳骨裂,看到血她嚇昏了,醒後同學跑光光,她無法動,還好小阿姨經過,揹她到醫院。她生平第一次就醫,也成為成功診所的首名外傷病患。

當年的護理人員黃美蓮今年75歲,她說,18歲時經人介紹到成功診所上班,對病人衛教,陪醫生到民眾家中探訪,或幫忙接生,平常則教醫生阿美族語。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因為還可以做,所以她還要繼續做,直到已經不會動了。

1961年譚維義因為教會的一封邀請函,舉家坐船到台東。行醫過程中有感後山醫療不足,不僅返美募款籌辦台東基督教醫院,更是留在台東行醫奉獻33年,將台灣當做第2個家鄉,1994年退休回到美國。

台東人習慣稱他為「譚爸爸」,「譚爸爸」曾經獲得第3屆醫療奉獻獎,也是民間首名獲得前總統李登輝頒發紫色大綬景星勳章,台東縣長饒慶鈴今天幫「譚爸」繫上阿美族勇士帶,感謝他勇敢來到台東,奉獻人生最精華的歲月,造福台東。

「譚爸爸」的事蹟被收錄在教科書「永遠的譚爸爸」一文。紙風車文教基金會也將「譚爸爸」的生命故事改編為「後山天使」劇,希望讓台灣孩子知道,一個外國醫師為台灣土地所做的貢獻,這2天在台東演出。(編輯:黃世雅)1130511

今年64歲、台東縣成功鎮「成功診所」首名外傷病人高秋美(圖)11日表示,約1966年,當時念國小2年級,放學後和同學爬果樹摘柿子喫,她從樹上掉下來,滿臉是血、腳骨裂,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就醫。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13年5月11日
今年64歲、台東縣成功鎮「成功診所」首名外傷病人高秋美(圖)11日表示,約1966年,當時念國小2年級,放學後和同學爬果樹摘柿子喫,她從樹上掉下來,滿臉是血、腳骨裂,這是她生平第一次就醫。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13年5月11日
在台東行醫奉獻33年、已退休回到美國的「譚爸爸」譚維義(右2)11日出席台東基督教醫院創院60週年活動,台東縣長饒慶鈴(右1)為他繫上阿美族勇士帶。(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傳真  113年5月11日
在台東行醫奉獻33年、已退休回到美國的「譚爸爸」譚維義(右2)11日出席台東基督教醫院創院60週年活動,台東縣長饒慶鈴(右1)為他繫上阿美族勇士帶。(台東基督教醫院提供)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傳真 113年5月11日

標題:後山天使譚維義 紅磚牆下還原55年診所看病場景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228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