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萬不夠用!張譯誠建議退休金至少1667萬
發表於 2023-04-18 15:46 作者: 張譯誠
一千萬不夠用!張譯誠建議退休金至少1667萬
張譯誠是一位台灣的經濟學者和教育家,他在經濟學領域有著極高的聲望和影響力。
張譯誠在1975年畢業於台灣大學經濟學系,並在1979年獲得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他在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隨後回到台灣大學擔任教授,並曾任該校經濟學系主任、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等職務。
張譯誠的研究領域涵蓋國際貿易、經濟發展、金融市場、貨幣政策等多個領域,並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和專書。他曾獲得多項榮譽,包括台灣經濟學會傑出經濟學家獎、中央研究院院士等。
除了學術界的成就,張譯誠也在公共事務和教育領域有著卓越的貢獻。他曾任教育部長,推動台灣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也曾擔任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致力於提高台灣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總的來說,張譯誠是一位具有卓越學術成就和社會貢獻的經濟學家,對台灣經濟學界和教育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看到很多計算退休金的例子,都拿1000萬當作標準,以5%現金股息為標準,年領50萬現金當作退休金為目標。我常常說這個金額是不夠的,必須要考慮通貨膨脹,到多年後退休時,實際需要的金額會更高。
即使是現在就擁有1000萬退休,每年都可以穩定的領到50萬的現金股利,這個金額還是不夠的,因為通貨膨脹不只是影響你的投資本金,同時也影響你每年領的現金股利價值,若想維持每年有目前50萬價值的消費力,你需要的本金其實要更多。
過去我習慣以3%來計算平均通貨膨脹率,這次我以2%來算就好,因為用3%計算會讓人太絕望。
你要維持每年都有如今價值50萬的現金股息可以領,表示每年領到的股息都要加計2%通膨,每年要領到的金額需要越來愈多,這表示投資本金也應該要越來越多,不能永遠維持在1000萬,這還是在每年都可以領到5%現金股息的理想假設下。
很簡單的原則,你領到的5%現金股息,只能拿3%來當作生活費,另外2%必須再滾入本金裡,讓本金成長2%,隔年領到的現金股利才會跟隨通膨增加2%,而你的生活費也會跟著增加,但加計2%的通膨折現後,實際購買力還是50萬。
我簡單做一個計算圖表,這是個很理想的數字演算,排除股市的波動造成本金的變動,也假設每年都固定會領到5%的現金股利,假設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固定都是2%。你可以看到這是非常理想的假設計算方式,現實生活不可能如此發生,但如此簡化只是要讓你理解想表達的主題。
詳細數字我們先看圖表裡的A~C欄位,投資本金若永遠維持1000萬,雖然帳面上是1000萬數字,每年也都可以領到50萬現金股利,但實際消費力卻是C欄位的數字,每年遞減,一直到90歲時只剩約30萬的價值。
若要將每年領到的現金股利保留2%起來再投入,維持每年的現金股利消費力,你的5%現金股利實際上只有3%能動用,在反推算本金的時候,應該是要用50萬除以3%,會得到1667萬元本金,這才是你真正需要的退休金本金。
我們看欄位D~G,65歲退休時準備好1667萬元投資本金,可以領到83.3萬元現金股利,留下50萬元生活費,剩下的33.3萬元必須要再投入股市買股,將投資本金增加到1700萬元。
然後隔年的現金股利就可以領到85萬,留下增加2%的生活費是51萬,剩下的34萬再投入股市,而51萬生活費加計2%通膨折現後,實際消費力就是目標的50萬元。
如此一直循環下去,80歲時的本金會累積到2243萬,年領股利112萬,生活費可留下67萬元,剩下的45萬要再投入股市,然後到90歲可以領到約137萬的現金股利,但能用來當作生活費的金額只有82萬元,剩下的要再投入股市,以維持每年能有等同於現在50萬元的消費力。
所以,在考慮通貨膨脹率的時候,不只要考慮若幹年後因通膨影響需要的退休金金額,同時也要考慮通膨影響的生活費消費力,你的投資收益,必須要同時考量生活費與通貨膨脹率,千萬不要以為5%現金股利都可以用來當生活費。
以後你再看到有專家說準備1000萬,年領50萬退休金,平均一個月4萬被動收入,再加上2萬塊的勞保勞退金,就可以安心的退休,你一定要想到,這些都是忽略了通貨膨脹的影響,以為從65歲到95歲都年領50萬就夠用了,卻忽略了這筆錢的實際消費力。
目標年領50萬被動收入,想要透過5%的現金股利來達成,在考慮保守的2%通貨膨脹率後,你的退休金目標應該是1667萬,若將通貨膨脹估在3%,退休金目標會變成2500萬(就說會很絕望吧),絕不會是1000萬。
標題:一千萬不夠用!張譯誠建議退休金至少1667萬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245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