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N經濟通》防制裁奧步?中企出老招

發表於 2024-06-18 08: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越南進來對美國的出口激增,使美國質疑中國在背後洗產地。(彭博)

中國產品運往第三國 以規避懲罰性關稅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來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美國大幅提高對中國一系列進口產品的關稅,包括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半導體和先進電池,直接打壓中國的貿易發展,而中國持續透過「洗產地」的方式,將原產於中國的產品先運往第三國,再以第三國的名義出口至美國,以規避懲罰性關稅。

反傾銷稅也會發生洗產地情況,例如被歐盟課徵反傾銷稅的某國產品,將產品運往第三國,再標示第三國為產地,迂迴出口至歐盟以規避反傾銷稅,歐盟對此迂迴傾銷的洗產地行為,也訂有嚴格的規定,通常被稱之為「螺絲起子條款」,意指在第三國只用螺絲起子進行簡易裝配,並未從事深層加工,突顯其刻意逃避反傾銷稅的情形。

洗產地由來已久,各國也有不少相關反制措施,但近來中國洗產地行為更為普遍,引起全球各界高度關注,美國這才擴大對該國的徹查措施,據了解,被課徵反傾銷稅的中國產品大多都是運往東南亞進行迂迴傾銷的途徑較為普遍。

由於全球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持續增加,但根據外媒指出,中國製產品出口成長速度已超出預期,已嚴重影響全球各地的就業狀況,但中國仍持續繞道,來避免遭課徵懲罰性關稅,「洗產地」已被視為全球應共同的問題。

2004年,中基番茄製品公司(Chalkis),一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軍所控制的大型企業財團。該集團在2004年買下了法國最大的番茄醬生產工廠—「小木屋」。新疆產的蕃茄,就是在法國洗產地賣到全球。(資料照)

20年前  新疆蕃茄醬就在法國洗產地?

中國企洗產地的做法,最早從這世紀初就有聽聞。2004年,中基番茄製品公司(Chalkis),一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軍所控制的大型企業財團。該集團在2004年買下了法國最大的番茄醬生產工廠—「小木屋」。在此之前,小木屋都是採合作社的經營方式,將當地上百位農民的作物收成加工;自從買下了小木屋之後,中基番茄製品公司的高層拒絕對外做任何的說明,各種活動都是在祕密中進行。

2011年,有人在法國普羅旺斯1座罐頭工廠的圍欄外,發現中國製桶裝番茄糊的蹤跡。工廠的紅色招牌標示著「小木屋」(Le Cabanon),右側是1棟油漆陳舊的行政大樓,左側的圍欄後方則是上了瀝青的倉儲區,地面上滿滿都是油桶大小的無菌金屬桶。桶子放在棧板上陳列在倉庫的空地,1個疊1個,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我終於找到靠近這些商品的最佳位置,透過欄杆,可以看見標籤上標示的來源:「番茄糊,新疆中基實業,中國製造」。

美國為防止中國規避關稅,決定也對東南亞地區加徵關稅。(法新社)

比亞迪擴大越南設廠 中企踏遍東南亞

據了解,各國對中國課徵懲罰性關稅的原因都不盡相同,歐盟曾在今年3月聲稱,找到中國非法補貼的大量證據,因此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另外還考慮對該國的風力渦輪機與太陽能板設定進口限制,至於美國則是為確保先進技術不會流入中國手中,並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其祭出更高、更多的關稅措施。

中國為擺脫這些貿易限制,透過「洗產地」的方式規避,如將零件銷往越南、馬來西亞和墨西哥等國家,讓這些國家對產品進行加工,變成當地產品,這樣的產品就不是中國製造,其中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中國太陽能板產業、電子零件以及軍企都有出現洗產地的情況。

外媒指出,近年來有不少中企工廠轉移至越南,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就是其中之一,為加快海外布局腳步,比亞迪計畫在越南大規模投資興建零件工廠,據了解,2023年年初,比亞迪傳出計畫向越南投資超過2.5億美元(約台幣80億元),不僅減少其在電動車生產上對中國基地的依賴,同時還加深其在東南亞的供應鏈。

比亞迪也大規模在越南投資建廠,一方面加快公司的海外布局,又能避免美國的高關稅。(歐新社)

中企至東南亞設廠 美國政府再祭新措施

事實上,越南是比亞迪在東南亞落下的第二子,而第一子是在泰國,當時投資金額高達33億人民幣(約台幣140億元),與越南的差別在於,泰國是建立整車廠,越南則是汽車零件工廠,該廠可與泰國整車廠搭配,這樣中國就能兩邊通喫。

比亞迪進軍越南市場,對當地來說能帶來諸多好處,不僅幫越南的偏想創造無數個就業機會,還能幫助越南進一步融入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版圖,越南也因此有機會接觸到第一線的電動車製造技術,有望推動本地企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之統計資料,今年4月越南出口至美國的金額高達89.8億美元(約台幣2903億元),出口品多為電腦、電子產品及零件,機械、設備及配件,電腦及其零件,紡織品、木及木製品,鞋類及運輸工具及其配件,而這些零件的背後大多都是中國公司,因此遭美國質疑,中國透過「洗產地」的方式來規避關稅。

另外,美國也對中國太陽能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因此不少中國廠商繞道東南亞洗產地,遭到美國政府盯上,近來擴大對東南亞關稅範圍,據了解,美國商務部認定,至少有5家中國太陽能業者利用在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柬埔寨簡易加工,將中製產品洗產地,來規避美國的高關稅,其中包括中國太陽能光電巨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阿特斯等中企。

不過,中國隆基綠能近來傳出各種減產、停產、放假、裁員的消息,今年5月底才將越南電池片工廠5條產線全部停工,6月初又傳馬來西亞組件廠逐步停工,該公司第1季財報更為慘烈,營收較去年同期銳減37.59%,如今美國不斷加大對東南亞徵稅,這些在東南亞地區的中國工廠受到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

中國在東南亞的太陽能產業被美國視為洗產地行為,因此加大對當地的關稅。(法新社)

美國新貿易壁壘措施 中國皮皮剉

為了制裁中國洗產地的誇張行徑,美國近來積極對東南亞設置新的貿易壁壘,使該地區的出口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其中包括美國白宮官網日前發布的公告,為支持美國太陽能製造業,抗衡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決定採取多項措施,包括取消雙面太陽能電池板模組的關稅豁免,並開始重新加徵14.25%關稅。

據了解,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上週五(7日)也通過「雙反損害」初步裁定,認為美國太陽能面板產業因為從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跟泰國進口的晶矽太陽能電池遭受實質性損害,雖然此次的「雙反調查」不只波及中國企業,但某種程度上可視為針對中國製造在全球太陽能的優勢地位。

如今,中國太陽能企業在東南亞產能走到進退十字路口,當地諸多中企工廠開始下調產量,甚至有很多二、三線小廠以及一些大廠均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上海有色網(SMM)的調查研究指出,中國太陽能企業在東南亞的零件生產基地通常開工率維持在80%以上,但中國太陽能零件企業今年5月在東南亞產量約2.4GW,月減率33.3%,開工率僅約56%,6月迄今產量約1.3GW,月減幅度增大至45.8%,開工率僅約30%。

事實上,早在2012年、2015年,美國兩度對中國太陽能廠發起雙反調查,中國生產的晶矽電池、零件以及別國利用中國晶矽電池生產的零件,均被列入制裁範圍,今年5月14日,美國又宣布在原有對中國「301」關稅基礎上,對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其中的太陽能電池關稅將從25%提高至50%。

標題:LTN經濟通》防制裁奧步?中企出老招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3524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