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貨零售業關店潮 學者:反映外資撤離、極度「內耗」

發表於 2024-07-11 16: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中國經濟不振,房地產泡沫化,2022至2024年近70間百貨公司關閉或尋求轉型。圖為中國上海。(法新社檔案照)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經濟不振,房地產泡沫化,2022至2024年近70間百貨公司關閉或尋求轉型。陸委會委託學者分析中國百貨零售業關店潮,報告直指,百貨關店潮反映經濟成長虛實、私營企業經營壓力、外資撤離等真實情況。

報告指出,1997年成立於上海梅龍鎮的日資伊勢丹百貨,今年6月30日結束營業,代表外資零售服務業正在退出中國市場。上海伊勢丹關店並非個案,在天津的2間分店也分別在今年4月底停止營業,成都店早在2022年關店,今年7月之後伊勢丹在中國,將只剩下天津仁恆店1間店面。

據觀察,2022至2024年間,全中國總共有將近70間的百貨公司關閉或尋求轉型。其中,包括太平洋百貨(台資)、永旺(日資)、百盛(馬來西亞)、大洋百貨(台資)、新世界百貨(港資)等旗下商場。

中媒《澎拜新聞》引述商界人士說法,指目前中國零售業態已極度「內捲」,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百貨商店,傳統的業態如果不及時反應與調整,消亡可能只是時間的問題。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共同撰寫的《2023-2024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提及,百貨零售業正面臨「消費需求遲未回升」、「網路直播等電子商務衝擊」、「人力等經營成本上升」幾種挑戰。

針對為何出現消費需求不足現象?陸委會委託學界所撰報告指出,這跟中國近年經濟成長率下滑有關,雖然2024年第一季官方公布的經濟成長率為5.3%,但史丹佛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中心的許成鋼認為數據並不可靠。

主要有幾個原因:一、中國的失業率持續上升,年輕人失業情況大幅惡化,已經超過20%。二、習近平上台後加速「國進民退」方針,對能夠提供民眾大量就業機會的私營部門非常不利。三、房地產業面臨泡沫化,恆大與碧桂園等大型房地產公司都出現破產危機,牽連甚廣。以上均與官方公布的5.3%經濟成長率相互衝突。

值得注意的是,民眾消費不足導致大型連鎖百貨業出現虧損、甚至倒閉歇業的情形,間接說明中國經濟成長虛實之間的落差。也就是說,如果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百貨零售業業績下滑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再者是經營成本上升,《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提及,中國「五險一金」的實施加重勞力密集型企業的負擔,但最低工資標準更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因為薪資調漲,「五險一金」也會跟著調漲。

以上海市為例,每月最低工資長期是全中國最高,2024年是2690元人民幣,意味著上海市企業需要付出最高的「五險一金」費用。先不論最低工資上漲是否能負擔物價水準,中國在過去20年以「提升人民薪資」為名,希望能將「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因此最低工資,特別是沿海地區,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便快速上漲,衝擊到許多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外資與本地企業。

此外,「中國製造2025」計畫及美中貿易戰導致國際新冷戰格局的形成,除了加速外資撤出,也正在加重中國經歷經濟轉型過程的陣痛程度,因為中國企業未必能完全擔負起外資企業當初促進經濟持續成長動能。

報告分析,總結來說,電商平台的崛起與實體經營成本上升當然會對傳統的百貨零售業造成衝擊,但經濟成長下滑、房地產泡沫化與失業率高居不下等與經歷轉型陣痛相關的面向,才是理解此波百貨零售業關店潮的主要結構因素。

標題:中國百貨零售業關店潮 學者:反映外資撤離、極度「內耗」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4239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