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搶了美國晶片生意?學者曝台3大優勢舉世無雙
發表於 2024-07-29 00: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學者表示,台灣擁有高等教育人口、對企業有利的監管環境以及相對低的成本,打造有利於晶片產業成功的環境。(示意圖,法新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日前稱,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對此,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接受CNBC訪問時,不認同台灣從美國奪走製造業工作的看法,並稱這些決定是美國公司做出的。智庫學者也指出,當初張忠謀曾向德州儀器提出台積電的商業模式,結果喫了閉門羹,向台灣政府提出後獲得支持。而台灣則擁有高等教育人口、對企業有利的監管環境以及相對低的成本,打造利於晶片產業成功的環境,這是多數國家無法實現的優勢。
《美國之音》報導,蘭德公司高級政治科學家郭泓均(Raymond Kuo)表示,川普稱台灣搶了美國的晶片生意,事實是台灣在晶片製造上更具競爭力,台灣擁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對企業有利的監管環境以及相對較低的成本,這些條件打造晶片產業成功的環境。
郭泓均說,超過半數的台積電員工擁有碩博士學歷,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台灣的工資也不高,意味著僱用這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員工更便宜。在監管環境上,台積電實行每日三班制,一天當中的每時每刻都有人進行生產和研發,生產力是其他製造商的3倍,這是大多數國家無法實現的優勢。
郭泓均強調,台灣在監管環境、廉價且受過教育勞動力等因素結合下,可以從任何特定的製造商那裡獲得3倍的生產率,其他國家很難與這種人才、法律和成本的結合相媲美,目前台灣生產世界上92%最先進晶片,其他國家很難趕上。
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亞洲項目研究員石可為(David Sacks)也指出,當年美國公司認為生產晶片的利潤太低,設計晶片利潤較高,美國對生產晶片不感興趣,將製造外包給台灣,沒有考慮到供應鏈彈性或是過度依賴台灣的後果。而且張忠謀也曾向德州儀器提出台積電的商業模式,結果喫了閉門羹,轉向台灣政府提出後獲得全力支持。
石可為稱,德儀理論上本來可以成為台積電,英特爾也可以,但他們對這項業務不感興趣,這就是結果。他說,「我不認為美國會達到不依賴台灣來生產最先進晶片的地步,但美國可以生產足夠的晶片,若台海或南海發生危機,航運受到嚴重影響,美國可以生產足夠的晶片滿足國安需求」。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高級研究員許毓仁亦稱,1980年代美國晶片製造業外移,一直到今天台灣成為晶片生產大國,美國向台灣買晶片,這是當年美國自己的決定,也是歷史演變所致。他認為,川普有關台灣奪走美國晶片生意的說法,可能與大選將至的政治考量有關。
許毓仁表示,晶圓代工是資本密集且高度分工的產業,非常耗費資源和資金,當年並非每個國家都願意投入,因此美國決定將重點放在晶片研發、設計和創新,代工和製造則外包給台灣。一直到今天,台積電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晶片生產公司,製造最先進的晶片,這也和美國當時發展的摩爾定律有很大的關係。
摩爾定律由英特爾創辦人之一摩爾(Gordon Moore)提出,即每18到24個月,晶片的體積縮小成一半,但是功率和裡頭的電晶體數量倍增。因此,美國在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許毓仁說,美國在這方面居功厥偉,因為它發明一個創新跟理論,但是真正將這樣的過程發揚光大的,還是靠著台灣晶片產業的分工。
標題:台灣搶了美國晶片生意?學者曝台3大優勢舉世無雙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4737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