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領錢存錢…民眾錯愕商家跳腳!銀行關閉分行和撤除自動提款機
發表於 2023-06-13 15:32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像你在賭場的二十一點賭桌上大贏,得到一堆籌碼,於是你走向櫃台,打算把這些籌碼換成現金後離場,但工作人員卻說:「抱歉,我們不再換回這些東西了。」他們讓你進入賭場,現在卻試圖阻止你離開賭場,你會發飆嗎?
撤除自動提款機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銀行業,像英國的銀行正悄悄關閉分行和撤除自動提款機,而這些設施都是出入銀行系統的通道。根據英國銀行公會(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和國家統計局(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的資料顯示,在2012年至2020年間,英國銀行的分支機構數量減少28%;在2015年至2020年間,自動提款機的數量減少了24%。
而且銀行正利用他們成功吸收大眾進入其系統的事實,理直氣壯地關閉人們未來的退出機會。我們已看到,我們生活在一個國幣和銀行的數位籌碼並存的貨幣體系下,但是在「無現金社會」中,前者會消失,銀行籌碼變成唯一的選擇。
所以「無現金社會」其實是一個委婉的說法——就像把威士忌稱為「不含啤酒的酒精」一樣避重就輕。但該說法卻深受金融業的喜愛,因為它使人們關注於還不存在的事物,而非正在崛起的東西。如果我們實話實說,所謂的「無現金社會」,其實就是只能使用「銀行籌碼」的社會,恐怕很難被大家接受吧。
銀行偏好「數位籌碼」
銀行設法讓現金不再流通,把現金「非具體化」為銀行在央行的準備金,然後在他們的資料中心向我們發放籌碼,但他們理應也要進行相反的程序。當我們要求國家貨幣時,銀行必須銷毀籌碼,並將準備金具體化為現金,然後把它們放進自動提款機及送到分行裡。
雖然這是銀行應該提供的公共服務,但他們已經開始把自動提款機視為過時的東西,所以他們不打算再提供該項服務了。這就像賭場把兌換籌碼當成是他們好心提供的慈善服務,而非法律規定必須履行的義務。銀行現在就是抱著這種態度,並慢慢關閉那些能夠提領現金的基礎設施。
此舉將讓人們更難取得現金,只要能讓現金看似不方便使用,就能把更多人推向銀行偏好的數位籌碼系統;而人們大量湧入數位籌碼系統的情況,正好可以用來佐證關閉更多提領現金的基礎設施乃是合理的作法。
這些基礎設施還包括銀行分行,它們不僅被逐步關閉,而且現金處理能力也遭到削減,例如瑞典的許多分行拒絕接受現金。因此如果你是一個收受現金的店家,你必須在打烊後去到更遠的地方存放現金。此舉會迫使商家往拒收現金靠攏,也會減少顧客使用現金的機會。讓現金既難以取得也無處花用,就是讓「使用現金」自行內爆的祕訣。換句話說,銀行有能力設計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而且這個策略顯然大獲成功。
谷歌的全球趨勢資料顯示,自2014年以來,「無現金」一詞的搜尋量大幅增加。不過現在「無現金」一詞,既指一個沒有現金的社會之一般現象(「無現金社會」),也指僅有數位支付的特定情況(「無現金支付」)。在邏輯學中,給兩個不同的事物起相同的名字會導致「等價交換的謬誤」(equivocation fallacy),亦即不同的涵義會相互汙染。
例如法國政府將其銀行數位支付計畫稱為「無現金支付計畫」,就出現了這種情況。現金和銀行數位籌碼完全有可能共存,但因後者以「無現金支付」為名,所以提到銀行數位籌碼時,不可能不帶有現金會消失的暗示意味。
正因為銀行貨幣老是把自己偽裝成「非現金」,難怪人們很難把這個問題說清楚講明白。老一輩人能清楚區分「銀行外的錢」(現金)和「銀行裡的錢」(銀行籌碼),但是對年輕人來說,他們從小就生活在數位主導的環境中,對於兩者的區別有可能變得模糊。
如果發生「銀行擠兌」會怎樣?
對年輕世代來說,銀行貨幣早已在心理上佔上風,所以年輕世代很容易被以下的論點所左右:銀行籌碼可以徹底脫離國家貨幣系統,我們完全不需要取得現金。在這種情況下,自動提款機被看作是一種過時的老古董,而不是承諾能提領國家貨幣的一種手段。他們正在想像一個沒有「銀行外的錢」的世界。
但此舉將產生嚴重的政治、經濟和心理後果。例如從歷史上看,當某家銀行看起來有可能會倒閉時,人們會感到恐慌,並急著將它發行的籌碼換回國家貨幣,這就是所謂的「銀行擠兌」:人們會在自動提款機和分行前大排長龍,試圖「把錢領出來」。
但如果沒有自動提款機或分行會怎樣?你只能登入你的帳戶,並試圖透過向另一家銀行轉帳來逃離你的銀行,或是詢問朋友是否可以暫時把錢轉到他們的帳戶。但如果是整個銀行業都陷入危機,那該怎麼辦?
(本文出自《AI時代的現金戰爭》作者:布萊特.史考特 譯者:閻蕙群)
編輯推薦
- 超能力連賭場都望塵莫及 銀行憑空創造籌碼遠超過其持有的國家貨幣
- 銀行更像賭場而非衣帽間 「兩種形式」還可以兌換成國家的錢
標題:無法領錢存錢…民眾錯愕商家跳腳!銀行關閉分行和撤除自動提款機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53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