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N經濟通》危機變紅利?印度翻身的關鍵

發表於 2024-09-13 08: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2023年印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國家。(路透資料照)

印度人口14.4億人 其中有10億人是勞動年齡人口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7月聯合國發布「世界人口展望」(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報告,今(2024)年全球人口有82億人,2080年時將達約103億人的高峰,之後逐漸減少,至2100年時約為102億人。

報告還指出,去(2023)年印度人口14.4億人,超越中國的14.2億人,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兩個世紀來,全球人口第1大國的頭銜首次換人。

但是印度的生育率也在近數十年以可觀的幅度下降,從1950年的每個女性生育5.7個小孩,跌至如今的每個女性生育2個小孩,只不過下降的幅度稍慢一些,成功推翻了「人口災難」的負面預測。

印度經濟在1990年代自由化後起飛,人口政策由控制轉為開放,去年印度人口14.4億人,其中有近10億人是勞動年齡人口,而兒童及退休人員同勞動年齡成年人之間的比例非常低。

也因如此,勞動力豐富與可觀的消費力,讓印度贏得「人口紅利」美譽,也是吸引外資進駐的原因之一,而外媒認為,印度的人口基本上會繼續成長十幾年,聯合國則預期該國人口會在2064年達到頂峰,之後逐漸下降。

充沛的勞動力與可期的消費力讓印度贏得「人口紅利」美譽。(彭博資料照)

廣大年輕勞工 正逢全球供應鏈洗牌

印度擁有大量年輕勞工,廣大內需碰上全球供應鏈洗牌,總理莫迪高喊多年的「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似乎遇上大好時機,國際貨幣基金(IMF)更將印度今年經濟成長預測上調至7%。

在許多方面,印度看起來就像30年前的中國。但現在看過去兩個世紀的人口霸主中國,面臨嚴重高齡化與一甲子來首次的人口下降、經濟成長趨緩、地緣政治緊張、疫情封鎖與中美貿易科技戰,跨國企業與投資者紛紛出走,分散供應鏈風險。

莫迪高喊多年的印度製造似乎碰上相當好的時機,擴大獎勵招攬外國直接投資,推動能源轉型與數位經濟,例如蘋果(Apple)把供應鏈大量轉移印度。

印度擁有大量年輕勞工,廣大內需碰上全球供應鏈洗牌,莫迪高喊「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彭博資料照)

印度缺乏高水準熟練技工

「在印度製造」計畫是莫迪政府於2014年推出,旨在促進投資、鼓勵創新、發展基礎設施,把印度打造為全球製造、設計及創新中心,與中國爭奪世界工廠及供應鏈霸主的地位。

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意味著印度可能可以保持經濟成長、購買更多世界商品以及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不過不是資本充足、人力夠多,就能成為新世界工廠。外媒指出,印度缺乏高水準熟練技工、就業機會不足、女性地位與勞動參與率低,都讓人口紅利難以完全發揮,甚至可能變成負擔。

印度每年約500萬年輕人進入勞動市場,而印度每年需要約900萬個新增工作崗位才能跟上人口的增長,雖然西方國家正爭先恐後把印度作為中國的替代品,但莫迪倡導的「印度製造」計劃目前已進入第10個年頭,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本該是喫下紅利的印度,現在還面臨越南和孟加拉國等國競爭。

印度每年約500萬年輕人進入勞動市場。(路透資料照)

創造就業機會 是印度經濟從未解決過的問題

《India Is Broken》一書作者莫迪(Ashoka Mody)在談及印度的經濟政策表示,隨著這麼多人進入勞動市場,「你必須以兩倍的速度跑,才能留在原地」、「創造就業機會是印度經濟從未解決過的問題」。

《彭博》認為,印度整個國家不夠都市化,無法提供足夠優質工作;印度的基礎設施不足,導致都市沒有創造經濟利益;雖然印度孕育許多理工人才,但印度有很多學位基本上毫無價值,導致一半印度畢業生失業,以及印度業製造業仍低迷。

印度經濟監測中心分析,若不能盡快提高工人技能,創造大量收入合宜的優質職缺,可能導致印度錯過人口紅利的發展優勢,反形成失業危機,助長社會動盪,人口紅利可能會變成人口災難。

印度的經濟故事 都不會是中國的翻版

不過《紐約時報》指出,無論結果如何,印度的經濟故事都不會是中國的翻版。印度崛起的方式有很多,服務業現在是印度經濟中令人興奮的巨大組成部分,加上印度在打造數位公共基礎建設的過程中,打造出獨特的模式。

其他印度經濟利多消息也正出現,例如晶片製造商正將印度視為中國的高端替代品;線上服務讓數以百萬的印度年輕人不用離開家就能得到海外工作;甚至印度農村的生活也在逐年城市化。

標題:LTN經濟通》危機變紅利?印度翻身的關鍵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6100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