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N經濟通》中俄暗黑領土爭議 賴清德不小心說出來
發表於 2024-09-24 08: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曾致贈18世紀的中國地圖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被認為是暗示中國被俄羅斯佔領了大片土地。(歐新社資料照)
賴清德提醒 俄國從中國掠奪大量土地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中國侵略台灣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領土的完整,而是想改變「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來成就霸權,質疑中國為什麼不拿回清朝《璦琿條約》割讓給俄羅斯的土地。
賴清德引用中俄領土爭議,來反駁中國收復台灣的主張,引發親俄駭客組織「NoName057」不滿,9月接連對台灣政府機構以及證交所、兆豐金、彰化銀等金融機構網站發起網攻。
根據情資,NoName057聲稱,「台灣總統建議中國奪走俄羅斯在遠東的土地,這一說法反映了台灣對於現實狀況理解的不足,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提醒台灣人,他們只是這場遊戲中的棋子,在國際舞台上利用美國的保護主義。而且,北京控制該島只是時間問題。我們提醒大家,這個『晶片國家』是中國的一部分」
賴清德的發言也掀起國際熱議,外媒相繼報導,也出現不少社論肯定賴清德的說法,認為中國若真的關心收復失土,為何不將重點放在19世紀割讓給俄羅斯的領土,而是一直緊盯著台灣,並稱,北京如果想拿回被俄羅斯併吞的大片領土,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而這次的事件,也讓各界重新關注《璦琿條約》。
總統賴清德日前受訪時提《璦琿條約》,引發國際關注。(歐新社資料照)
清朝鹹豐時期《璦琿條約》割讓40萬平方公裏土地給俄
1858年,清朝鹹豐時期與俄國沙皇簽訂了《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裏的領土割讓給俄羅斯,這項條約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一次性割讓領土最多的不平等條約。
在2年後,中國與俄羅斯在1860年再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確定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割讓了烏蘇裏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璦琿條約》下,俄羅斯大幅擴張遠東領土,而中國幾乎沒有能力反擊俄羅斯的要求,當時大清政府面臨內憂外患,除了要與俄羅斯對抗,還要平定國內的太平天國之亂,同時還正與英法聯軍陷入第2次鴉片戰爭。
中俄雙方的領土問題沉寂多年,1950年代中期過後,中國與當時的蘇聯在外交、軍事關係上疏遠,甚至是出現對峙衝突,1960年代,中蘇的邊境緊張局勢升溫,爆發多起流血事件。
1960年代,中蘇的邊境局勢緊張,爆發多起流血事件,雙方多次侵犯鄰國邊界。(歐新社資料照)
毛澤東在1964年 曾抱怨俄方佔太多地了
1964年,中國與蘇聯在邊界議題上的談判一度取得重大進展,雙方當時同意在以黑龍江、烏蘇裏江為界的地段,以兩江主航道的中心線為界。中國一側的400多個爭議島嶼,以及約600平方公裏的爭議水面劃歸中國。
但同年6月8日,蘇聯共產黨中央發出的黨內文件指出,近年出版的一些大專院校歷史教科書和參考資料,以及學術書籍和歷史地圖,對於中國、蘇聯之間國界有「不正確的闡述」,對中俄從17世紀到20世紀簽署的《尼布楚條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以及其他條約和協定給予「不確切的評價」,歷史地圖、教科書和學術著作將「從沒有屬於過中國的領土列入中國帝國的版圖內」。
蘇聯當時的發言引發中方強烈反彈,認為蘇聯對通過外交談判達成協議的誠意不大,並稱蘇聯「臨時抱佛腳竄改歷史教科書」。
中國時任國家主席毛澤東在7月與日本社會黨代表團對談時,也曾抱怨,「蘇聯佔的地方太多了」,在雅爾達會議上讓外蒙古獨立,名義上從中國劃出去,並稱,有人說他們還要把中國的新疆、黑龍江劃過去。毛澤中指出,俄國在100多年前,將貝加爾湖以東,包括伯力(哈巴羅夫斯克)、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堪察加半島都劃過去了,雙方的帳是算不清的,中國都還沒跟他們算這個帳。
2008年,俄羅斯將塔拉巴羅夫島(銀龍島)和半個大烏蘇裏島(黑瞎子島)移交給中國,結束中俄雙方長期的領土爭議。(路透資料照)
1960年代後期 中俄雙方邊界衝突升級
1960年代中後期,中國與蘇聯衝突升級,雙方關係持續惡化,1960年代末期,更一度達到核戰爆發邊緣。根據蘇聯學者紀錄,1960年內,約有100起中方「侵犯」邊界的事件,1961年侵犯的邊界的次數又增加了,到了1962年中國軍民侵犯蘇聯邊界的事件,光是有紀錄的就多達5000多起。中國官方統計則顯示,從1960年至1969年間,由蘇聯挑起的邊境事件多達5000多起,其中,1964年10月到1969年3月,蘇聯共侵犯中國邊境4189次。
中國與蘇聯軍事對峙下,推動北京在1970年代與華府關係破冰,並與西方國家出現一波建交潮。1980年,中國宣佈1950年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期滿後不再續約。
1965年到1982年,中國與蘇聯之間人員的往來全部中斷,1982年,蘇聯前中央總書記布裏茲涅夫(Leonid Brezhnev)逝世後,時任中國國家主席鄧小平發動「葬禮外交」,派官方代表團主動與蘇聯接觸,試圖修復雙方關係,接下來幾年,蘇聯在中國、蒙古邊境大幅減少駐軍。1989年,蘇聯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訪問上海和北京,兩國關係正常化。
1991年5月,中共時任總書記江澤民出訪蘇聯,會見戈巴契夫,雙方簽訂《中蘇國界東段協定》,解決兩國之間大多數邊界爭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等國繼續依據這一條約與中國談判,相當於承認清朝以來,俄羅斯對中國所有不平等條約的正當性,北京當局主動放棄奪回領土的權利。
中俄於2001、2004年簽訂《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俄中邊界東段補充協定》,逐步降低領土爭議性,被認為是中國基於現實政經利益的妥協。2008年8月,俄羅斯正式將塔拉巴羅夫島(銀龍島)和半個大烏蘇裏島(黑瞎子島)移交給中國,結束中俄雙方長期的領土爭議。
賴清德引用中俄領土爭議,來反駁中國收復台灣的主張,引發親俄駭客組織不滿,對台發動網攻。(路透資料照)
梅克爾曾贈地圖 暗示俄羅斯佔領中國大片土地
實際上,《璦琿條約》過去也曾引起討論,2014年,德國時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洲時,致贈1張中國地圖,此舉被解讀為,暗示中國俄羅斯佔領了大片土地,旨在提醒中國要「警惕俄羅斯」。
專家指出,這是1張1735年的中國地圖,由德國著名製圖家哈斯(Johann Matthaus Haas)在法國製圖家唐維爾(Jean-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所繪中國地圖的基礎上製成。
圖中繪製的雍正時期版圖,從庫頁島、外興安嶺到巴爾喀什湖,以及包括蒙古在內的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這讓《璦琿條約》一度受到關注,認為北京「認賊作父」。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地圖中並沒有西藏、新疆、內蒙古等地,台灣、海南島則以不同顏色標示。
而賴清德近日再度提起《璦琿條約》也引發俄方的不滿,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札哈羅娃(Maria Zakharova)表示,俄羅斯聯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在2001年7月簽署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明定相互放棄對對方的任何領土要求,而這項條約是俄中雙邊關係的基礎文件。
標題:LTN經濟通》中俄暗黑領土爭議 賴清德不小心說出來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6409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