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缺工、缺料問題讓建商大喊喫不消,就連房地產交易糾紛的樣態也逐漸產生變化。根據統計,以往房地產交易糾紛以「漏水」、「終止合約」和「施工瑕疵」為主,但從去年第一季開始,「交屋延遲」糾紛件數愈來愈多,已經連續5季擠入前五大房地產糾紛案件。專家提醒,如果建商延遲交屋,買方可以要求賠償或向消保官申訴,別讓自己的權益受損。
然而,樂屋網統計內政部資料發現,自從2022年第一季開始,「交屋延遲」糾紛已經連續5季排入糾紛件數前五名;相較於過去每季平均約15、16件的水準,去年暴增至每季超過30件,幾乎翻倍成長。
樂屋網調研中心經理洪安怡指出,新冠疫情讓缺工問題更加嚴重,戰爭、塞港問題也進一步影響建材價格與建材到港日期,這是近來交屋延遲糾紛增加的原因。
舉例來說,小明買了總價1000萬元的房子,已向建商支付150萬元。建商每延遲一天完工,就要支付750元違約金;若延遲達3個月,小名不僅可以要求解約、退還已繳款項外,建商還要支付150萬元的違約金。
(延伸閱讀:)
解約前先想清楚
必須注意的是,即使建商願意解約,但在目前房價不斷上漲的環境下,民眾解約後可能無法再以當初購入的價格買到同類型、同區域的房子,況且解約也可能打亂各種人生規劃,因此必須仔細評估優劣。
此外,民眾也應仔細留意合約的相關內容,包含開工與完工日期等,如果不幸面臨糾紛,可向各縣市消保官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