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衝擊之下,加重資源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懸殊等國際危機。對此,慈濟慈善基金會今(3)日舉辦全球共善論壇,討論「經濟正義與環境永續」。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蕭代基指出,要落實環境永續的目標,「政策治理」尤為重要,身為經濟學者的他認為,政府在政策上應該做出正確的價格定價,且現在就要成立「碳債務基金」,讓下一代有足夠的預算和經費去除世界上二氧化碳的累積量。
劉兆玄表示,聯合國自1987年起,讓永續發展成為世界發展的共同目標,並以經濟成長、社會正義、文化發展作為3大主軸。其中由於社會環境及經濟正義皆以文化做為基楚,因此他將以中華文化的孔孟思想,對文化發展進行分析。
劉兆玄提及,「王道」作為霸權的反義詞,核心元素包括:人本需求、社會平等、社會和諧、社經復語權利等,在包容發展的領域極為重要。另外,環境治理部分,則強調物質消費、環境治理,以及碳氫循環的自然規律,因此他希望能以蘊含中華文化精髓的王道永續指標,來看待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
至於如何落實環境永續的目標,蕭代基則強調「政策治理」尤為重要,除了國際、區域之間的合作,地方層級也應該團結。他指出,不僅需要科學技術的創新,也需要健全的政策供需及治理模式,東亞才能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
蕭代基說,自己作為經濟學者認為,在政策上應該做出正確的價格定價,台灣有許多能源補貼,而這些能源補貼應逐步取消,並對環境有害的活動立法徵收碳稅、能源稅及排放稅等,將徵收到稅的挪用來獎勵有助於環境保護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