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業正面臨著水資源和勞動力的挑戰,引發了有關投資地點的疑問。尤其是那些爭相在美國設立據點的企業,他們是否做了正確的選擇?
美國氣候適應投資專家日前指出,台積電和其他半導體巨頭在建設新廠時,需要考慮氣候因素,否則他們的投資可能會化為泡影,陷入「無水、無勞工、無晶片」的窘境;而地緣政治極其複雜的台灣,更應該將氣候適應納入半導體國家戰略,才能建設更好的未來。
美國去年通過《通膨削減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及《晶片和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預計投入逾1兆美元補貼半導體業者及再生能源業者等,亞利桑那州吸引了台積電、英特爾(Intel)、LG新能源公司(LG Energy Solution)等科技巨頭進行投資。
然而Climate Alpha的兩名氣候適應投資專家指出,亞利桑那州正面臨技術勞動力和水資源短缺等複雜挑戰。儘管亞利桑那以低稅收和陽光吸引了企業,但這並不能彌補台積電因高階人才匱乏而不得不從台灣引進技術人員的現實。而且為應對水資源短缺,當地已經有不少廠商被迫向農民購買水權,凸顯未來面臨供水困境的風險。
缺乏水資源與高科技人才的亞利桑那
Climate Alpha的康納及費拉裏(Michael Ferrari)在《外交政策》指出,在美國的立法激勵下,投資熱潮湧向了鳳凰城所在的亞利桑那馬裏柯帕郡(Maricopa County),該郡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名列全國之冠,吸引了台積電、英特爾、LG能源等企業擴展業務。然而專家認為,鳳凰城並非未來的羅馬,也非下一個底特律,其根本問題在於勞動力和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