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所得度量了在某一地區(城市、地區、國家等) 在一個給定的時間區段內(通常是一年)平均每個人的所得。它綜合地反映一國經濟發展水準、經濟實力、人民生活水準的重要標誌,國內許多民眾總會以台灣的平均所得,來衡量自己的工作所得是高還是低。而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0)日公布6月「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顯示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不含外國籍與部分工時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8032元,月減0.09%,年增2.75%。此外,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9013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7045元,年增2.26%。該統計結果一公布,立即引起國內知名匿名論壇「PTT」的熱烈討論,反應兩極。
2023台灣受僱員工平均薪資揭曉
你的薪水有達到「平均」水準嗎?
主計總處的結果公布後,馬上引起國內知名匿名論壇「PTT」的熱烈討論,反應兩極,大多數為悲觀的言論,也有人指出「平均」無法實際反映人民真實薪資狀況,「從來沒有領過5開頭的薪水」、「我跟郭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平均薪資破億」、「領不到的通常也不懂什麼是平均」、「年收70(萬)左右,抱歉我拉低」、「平均一顆睪丸,薪資看中位數誰跟你平均」、「抱歉,我拖累了平均數」、「對不起我拉低大家薪資」、「一個月領不到3萬,好難想像一個月領五萬七的生活」、「數據算起來就是這樣,所以有寫平均」。
人均所得是作為「繁榮」程度的度量標準
人均所得為所得總額除以總人口,人均所得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地區所得的平均值;它通常用來比較不同人群之間的富有程度。此外,它也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生活水準。通常它的貨幣單位採用國際結算貨幣(例如歐元或美元),因這跟其它國際統計內容,比如說GDP、人口數據等等相一致;同時也因此更容易從已有的統計結果中計算得到。而同樣的貨幣單位也使其成為一個十分有用的數據來進行國際間的比較。作為人類發展指數的三大指標(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和人均GDP)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人均所得也幫助我們確定一個國家的發展狀態。
資料來源:
完整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