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養成/鴻海集團前副總裁程天縱的40堂必修課「成為主管後,你一定要學會這些事」

發表於 2023-08-15 07:05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調心性

每個工作者,無論是否想成為主管,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先瞭解自己。如果成為了管理者,與部屬本就處在一個不平等的基礎上;尤其是在東方威權的組織文化中,往往是主管說了算。因此手握權利的管理者,就很容易活在自己的想像中,而忽略了部屬和同事的想法,形成「自己最不瞭解自己」的現象。然而,「真實的自己」其實是周遭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主觀意識認定的自己。

每個職場人都在努力學習,希望能夠攀爬組織金字塔的梯子往上層走。在攀爬的過程當中,每個人都會習慣性的「往上看」,瞭解上級主管的喜好,希望得到他們的青睞,爭取升遷的機會;而「往上看」就是在扮演主角,為自己的利益打拼。一旦你得到升遷機會,成為主管的時候,你要開始學著「往下看」;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你部屬的工作與生活。而「往下看」,就是開始扮演好配角的角色。

當你扮演好越多人的「配角」時,成就就越大;而當你只顧著追求自我、扮演主角的時候,你所能服務的人數就變少了。所以,演好配角、成為別人人生中的貴人,反而更能幫你成就自我。

➠增能力

降低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和善用「行事曆」這個工具來驅動對管理工作的投入,是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能力。

一個專業經理人,必須花一半以上的時間在管理工作上,來管理人、事、時、地、物。管理工作主要分成四大類:計劃、組織、領導、控管。要做好管理工作,尤其是對於一個已經形成規模的企業,經營管理層必須兼顧「守成」、「除舊」、「佈新」三個方面;不能像新創企業每天都只為生存而奮鬥、為成長而開疆闢土。因此,具規模的大企業的管理者,就要想辦法降低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對於企業、部門、個人的管理工作,都要透過PDCA的循環來確實掌控。

接下來,則是進一步利用「行事曆」,來驅動自己對於管理工作的投入,以圓滿達成上級單位賦予部門的任務。

➠順組織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由最基本的「功能型組織」,逐步升級為「產品線型組織」、「混合型組織」、「集團型組織」。其組織架構,都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為核心,然後針對「產品」的定義、設計、生產、銷售、交付、服務等「流程」的分工與合作而設置的。這些企業組織架構裡,每個部門在日常工作中,就需要與其他部門有上下遊的關係,產生頻繁的互動。良好的組織設計,必須要使「做事」的流程簡單、順暢,避免疊牀架屋、職權責不清。

(本文出自《管理者的養成》)
但是當企業成長到「集團型組織」時,集團由多個獨立企業構成,在單一經營權之下運作。這些獨立企業之間,可以是上下遊的垂直整合關係,或是同一產業多品牌的水平聯盟關係,也可以是不同產業、毫無關係。在這種組織類型裡,每個獨立企業之間,不見得會存在某種「流程」,來迫使企業成員之間產生日常工作互動,來提升「橫向合作」的能力。傳統的思維都認為,集團旗下的企業,獨立經營反而效率更高,硬要強加橫向合作關係,結果是互相牽制、互相掣肘。

在企業發展到「集團型組織」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創造旗下企業之間的「流程」,例如金融與電信合作的行動支付,或是產業上下遊的垂直整合等等。看似毫不相幹的獨立企業,可以利用新科技,創造出新的經營模式,達到「跨界創新」的目的。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要促進部門間橫向合作,必須以「增值流程」為基礎,來設計組織架構,也就是說,從「做事」的角度,來讓部門間合作更順暢。

➠定方向

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始終在變動,全球經濟和政治環境甚至會有動蕩不安的時候,然而「亂世」同時也意味「可遇不可求的機遇將要來臨」;因為舊的格局已經打破,市場開始洗牌,而每個人在此同時也都需要改變方向。

這種情況類似奧運會中的帆船賽;因為,帆船賽其實也是一種高科技的比拼,像是船體透過怎麼樣的設計來減少水的阻力、帆怎樣能夠借助最大的風力,都要用到高科技。

此外,速度也和人的技巧有關;操帆的人必須要懂得風向、潮流,同時要懂得運用技巧才能航行得最快。參加奧運會帆船比賽的,都是各國頂尖的高手、用的也是運用高科技設計的帆船;因此,只要風力、海潮、水流、高科技帆船、以及選手的技術等環境一樣,結果就會如我們經常看到,帆船在航線上一艘緊跟著一艘的局面。

所以,只要外部環境一樣、挑的路線也一樣,那麼第一名永遠是第一名、第二名永遠是第二名,很難超越。也就是說,如果你一開始就把這個位置搶到,對手就很難趕上;而當你是第二名或第三名時,超越的方法就只有一個:改變。你要改變你的航線;因為如果順著原來的航線走,你就永遠不可能超越,因為所有人的條件都一樣。

在混亂、低迷的浪濤中,很難把握正確的潮流及風向;這時候,環境就會逼著每個人改變。我們必須能靈活的改變方向,要創新、要變革;如果不能創新、變革,你的企業就會變成亂世中的犧牲者。

➠解危機

要解決危機,就必須依照重要性而有短中長期的規劃;這三個階段的規劃缺一不可,否則將會事倍功半。

要訂定一個組織的「目標」,首先要瞭解「為什麼要成立這個組織」、「這個組織為什麼存在」、「它為誰創造了什麼價值」,以及「解決了什麼問題」。瞭解了組織的「使命」之後,才能訂定在這個使命的範圍之內,應該專注達到的「目標」,才不會忽視自己的本分工作、專管他人的閒事。

對於編制內常態存在的部門,「使命」的時間跨度比較長,「目標」的時間跨度相對比較短;然而即使如此,目標仍然可以依照時間跨度,分為年度、季度、月度等等。

「使命」必須要有高度、廣度,和時間的跨度,才能為目標、策略、績效指標,指出明確的內容與方向;有了宏觀的使命與願景,組織才不會一味地追求短期效應,進而開始考慮中長期的目標、策略和指標,化危機為轉機。

沒有短中長期的目標和策略,沒有無限賽局的心態,就無法超前部署。

(本文出自《管理者的養成》作者:程天縱)

標題:管理者的養成/鴻海集團前副總裁程天縱的40堂必修課「成為主管後,你一定要學會這些事」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3343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