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企業第二代愛學歐美EMBA 德州儀器前亞洲區總裁搖頭:金字塔中間架空了
發表於 2023-08-17 10:45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企業經營的困境
在我過去四十多年的職涯中,曾經拜訪、輔導過無數的企業,發現企業的成功通常是靠「人」,企業的衰退與滅亡往往也是人造成的。可是大多數企業經營者卻把人視為成本(cost),而不是資本(capital)。資本是需要投資的,而成本是要降低的。管理階層更是企業的重要資本,所以企業經營者必須仔細瞭解他們的時間都花到哪裡去了。
一、基層主管的時間?
以製造業為例,基層主管每天花大量時間在處理產出、績效、品質、瑕疵、損壞、丟失等突發狀況。即使製程分工越細、SOP圖文並茂,再加上全技員、線組長、品檢員在生產線上來回巡視,仍然避免不了人為的錯誤。在材料方面更是層層關卡,從進料、在製、成品、出貨不斷盤點,仍然有消失不見的情形發生。
企業希望能找到長期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例如提升自動化、降低人為因素的影響。但是自動化不會立竿見影,而是必須靠經驗改善流程,加上大量的投資,才能逐步達成的。
因此企業採取的方法,例如「防呆」和「防弊」機制,反而是短視、疊牀架屋、增加成本、降低績效的,而不是針對源頭,思考提高員工自我約束能力的方法。如果產線作業員都依照SOP,做到自我約束的基本要求,突發狀況就會大量減少。基層主管的寶貴時間就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二、中高階主管的煩惱?
基層主管的問題沒有解決,於是,每個中高階主管開始親自救火,組織架構內部開始築高牆(silo,指穀倉)、廣積糧(增加庫存、冗員),爭功諉過,逃避責任。對於其他部門的要求,因為自顧不暇而一概不理,出現重大事件時,則以鄰為壑。中高階主管只能長期處在自我管理的階段,哪有時間考慮自我激勵,以提高企業內的橫向合作和資源共享?
三、企業經營者在做什麼?
創業老闆大都對商機很敏銳,看到任何商機都不想放過,似乎永遠在創業中,無法專注在本業上,而寄望中高階主管把本業顧好。
創業者也都努力成為學習型階段的人,參加EMBA、商學院、公協會、社會團體、俱樂部等,擴大人脈,但是往往花太多時間在參加社團活動、聚餐應酬,而沒有學習到新知,或是學到新知,卻不知如何應用在自己企業裡。
更糟糕的是,許多企業經營者,尤其是二代、三代,參加各種課程之後,感覺有所收穫,於是要求企業的中高階主管也去報名參加。他心裡期望著,中高階主管在參加課程之後,能夠有所啟發而應用在企業裡。這等於把自己該擔的責任,轉移到中高階主管身上。
中小企業的獨特組織架構
台灣中小企業雖然營業額不是很大,年收入從幾千萬到幾億台幣的居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公司的組織架構不比大企業遜色。金字塔的規模雖然比較小,但是職級、職別、職稱等,都與大企業相同。於是造成了一個奇特的組織架構,姑且稱之為「橋梁式組織架構」。
總經理通常管理幅度都會超過十個單位,在這個層級非常扁平,以便掌控一切、突顯其權力。而高階和中階主管,其管理幅度反而只有二或三,我把它稱之為「巴黎鐵塔式」的組織架構,比起金字塔式更窄更高。
至於基層主管是負責「增值流程」,是做事管doers的人,因此其管理幅度又擴大到八人以上(依行業不同而變化)。橋面(總經理)和橋墩(基層主管)之間的橋柱,就是「巴黎鐵塔式」,中高階主管的管理幅度造成的。
在坊間的EMBA課程中,用的大都是歐美大企業的案例。台灣的中小企業沒有形成規模,卻要學習歐美大企業的制度,於是就出現了這種奇怪現象,明明是一家小公司,卻硬要把它拉成大金字塔架構,沒有足夠的員工和規模,金字塔中間當然是架空了。在這種組織架構下,最好的職位當然是中高階主管,錢多(職位高)、事少(管理幅度小)、不扛責任(總經理直接越級管到基層主管)。
(本文出自《管理者的養成》作者:程天縱)
編輯推薦
- 管理者的養成/鴻海集團前副總裁程天縱的40堂必修課「成為主管後,你一定要學會這些事」
- 中國惠普前總裁:主管工作分兩類 內部會議、查找資料、學習新產品都是沒有產值的「無效時間」
標題:創業家、企業第二代愛學歐美EMBA 德州儀器前亞洲區總裁搖頭:金字塔中間架空了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3425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