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儲蓄建議的問題
當我們有能力存更多錢時,就應該存更多;沒有能力存更多錢時,應該存較少。我們不該使用靜態不變的法則,因為我們的財務鮮少是靜態不變的。
若我發誓,不論如何,都要把我所得的20%存起來,那麼,我在紐約的頭一年一定會過得慘兮兮,根本活不下去。
所以,關於儲蓄的最佳建議是:把你能存的錢存下來。
最常見的理財壓力之一是沒有存夠錢。西北互助人壽保險公司(Northwestern Mutual Life Insurance)在2018年發表的計畫與進步研究報告中指出,48%的美國成年人對他們的儲蓄水準感到「高度」或「中度」焦慮。
數據明確指出人們總是煩惱他們該存多少錢。不幸的是,擔心儲蓄不足帶來的壓力,其傷害似乎比存錢這行為本身的好處還要大,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分析蓋洛普資料後證實:「一般來說,壓力的負面影響大於收入或健康帶來的正面影響。」
我從親身經驗體悟到這點,當我不再根據武斷的法則去存錢後,我就不再糾結煩惱於我的財務,我把能存的錢存下來,我能夠享受我的錢,而不是質疑我做出的每一個財務決策。
若你想在存錢方面體驗和我一樣的轉變,那麼,你首先必須決定你能存多少錢。
延伸閱讀:
決定你能存多少錢
用以下的簡單公式,就可知道你能存多少錢:
「儲蓄=收入-支出」
把你的收入減去你的開銷,剩下的就是你的儲蓄。這意味的是,你只需知道兩個數字,就能解答這公式:
1. 你的收入
2. 你的支出
我建議以月為基礎計算這些數字,看看每個月的財務項目,例如薪資、房租/房貸、訂閱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