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央行數字貨幣將有機會成爲廣義貨幣
發表於 2023-10-15 14:47 作者: 新華社
作者:陸磊,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在日前召开的2023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圍繞金融活動數字化、金融監管數字化、貨幣數字化三個方面分享了關於數字金融生態要素構造的思考。他認爲,貨幣數字化是最難也最具挑战性的領域,“央行數字貨幣的可編程性,爲豐富央行貨幣政策工具提供了創新空間,但這也是全球中央銀行面臨的共同挑战”。
在金融活動數字化方面,陸磊指出,近年來,以移動支付、NFT(非同質化數字憑證)等爲代表的數字金融創新快速興起與發展,推動了傳統金融活動數字化升級改造,降低了交易成本,實現了更高效的需求識別和風險管理。數字普惠的發展,在彌補金融機構治理短板、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覆蓋面方面也發揮了重大作用。這在供給側提升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於需求端也更好實現了公平性。“這是大家可以觀察到正在推進且可預期的最具市場活力的生態要素。”陸磊說。
在金融監管數字化方面,陸磊表示,以科技賦能金融監管,能夠有效提升監管部門的信息識別、搜尋和匹配能力。通過以支付和账戶爲核心的行爲歸類和线索識別,可以實現無感監測、無感監管與全流程監測、穿透式監管的有機融合,在提升監管有效性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經濟主體承擔的監管成本,特別是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控和監測上具有特殊優勢和巨大潛力,這是正在探索且應該可以實現的生態要素。
“近年來,外匯局在推動監管和服務數字化方面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搭建了跨境金融服務平台,依托區塊鏈技術爲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提供便利;加強‘數字外管’建設,設立了全國外匯數據研判中心,推動外匯風險交易報告採集,非現場監管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目的是盡可能降低現場監管的成本。”陸磊介紹。
在貨幣數字化方面,陸磊認爲,所有金融活動的本質都是跨期交易,貨幣與利率是核心。在現有模式下,央行數字貨幣(CBDC)主要定位於現金類支付憑證(M0),是無息的高能貨幣。假設基於數字貨幣的可編程性,在央行數字貨幣上加載關於利率的智能合約,央行數字貨幣將有機會成爲廣義貨幣(M2)。“期待數研所的探索可以實現貨幣政策調節央行數字貨幣利率,達成宏觀調控目標。”陸磊說。
“另一個挑战在跨境支付領域。”陸磊表示,以往基於雙邊代理行模式的跨境支付,存在效率仍然不夠高、費用成本偏高、不透明和覆蓋不足等問題。依托央行數字貨幣構建扁平化的跨境支付網絡,可以實現支付的安全、便捷和普惠。目前,我國深度參與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Multi-CBDC Bridge)已取得良好的突破和進展。從當前看算力和人工智能可改變世界,也幾乎肯定會改造金融生態。
“當然,我們需要永遠保持對風險的關注,特別需要關注的是非傳統風險,即技術創新對金融業帶來的新挑战。”陸磊強調,數字技術運用於金融領域可能會使金融面對信息信任、隱私保護、數據鴻溝和金融排斥等問題,高頻智能交易或與金融市場波動存在相關性,這也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
此外,陸磊分析稱,去中心化金融(DeFi),特別是基於區塊鏈和分布式账本技術(DLT)的代幣型(Token)數字貨幣,與銀行账戶弱耦合,可直接“點對點”交易,那么就會存在資金不一定非要通過銀行體系跨境流轉,這也就模糊了資金跨境界限,顯然會增加跨境資金流動管理、跨境交易真實性管理的難度。“這些都是建設數字生態需要研究的問題。”陸磊說。(記者 張莫 李昱佑 北京報道)
標題: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央行數字貨幣將有機會成爲廣義貨幣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5469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