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時,中國放棄嚴格的新冠「清零」措施,疫情期間遭受重創的經濟,走出了病房,但過去一年,預期之中的快速反彈沒有出現,而是在一場「長新冠」(Long Covid)中緩慢復蘇。
「沒信心」成為過去一年的高頻詞,也匯聚了中國經濟困難的所有徵結。在剛剛舉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也用一些中國官方語境中不常出現的詞語來印證這一點:「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等等。
上一次,「信心」兩個詞在中國成為焦點,是在2008年,當時金融海嘯來襲,中國沿海出現外貿工廠的「倒閉潮」,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美國紐約的一次演講中稱,「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有趣的是,中國隨後出台規模龐大的「四萬億」計劃,快速拉動經濟,最後提振信心的,恰恰是「黃金與貨幣」。
信心喪失?
對於59歲的郭天然(化名)來說,信心的崩塌是一瞬間的事情。
疫情期間,郭天然在她生活的河南省買下一套房子,126平方公尺,再加一個7萬元的車位,一共花了82萬元人民幣。「買的時候,家裏人還建議我買個大企業的,所以就選了恆大,風險小,而且物業服務好,結果沒想到簽約不到半年,就『爆雷』了。」
郭天然並不是極端案例,在中國,僅恆大一家企業,留下的「爛尾樓」達到162萬套,涉及600萬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