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輝達、超微物流中心落腳台灣 「高科技便利店」吸國際大咖
發表於 2024-01-09 16: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因美中貿易戰帶動的科技供應鏈移轉,讓國際大廠看到台灣,4年來吸引超過兩兆元的投資,也在新貿易規則醞釀的過程中有更多話語權。「歐盟駐台代表有一次跟我說,他來台灣最大的感受是,台灣是地球上最好、最棒、最大的便利商店!」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分享的這段描述,恰好解釋了為何自美中貿易衝突爆發以來,外商投資台灣的熱度始終不墜。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2023年年終,經濟部公布自2019年起的投資台灣3大方案,近4年來共吸引1439家企業、超過新台幣2.17兆元投資,預估將創造14.9萬個本國就業機會。若依據投審會統計2019年至2023年11月的僑外資投資,就高達近520億美元,合約新台幣1.6兆元。
供應鏈轉向 台灣不受影響
包括近期最受矚目的指標投資案,便是輝達、超微物流中心落腳台灣,不僅象徵國際供應鏈變化已為台灣營造更多吸引外資投資的優勢,從台美互動增溫的情況觀察,更預示國際貿易的遊戲規則,即將邁入新階段。
陳正祺分析,過去發生國際供應鏈變化,主要是因為產業形態的改變或者其他的各種原因,但是最近這幾年的特別之處在於,造成國際供應鏈變化的主因是地緣政治。在這當中,台灣的地位會引發更多的關注,是因為長期以來產業界似乎已經慣於台灣接單、中國製造、出口歐美的模式,因此一旦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受限,台灣也很擔心受到衝擊,不容輕忽。
但出乎意料的是,當美國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台灣的資通訊、半導體產品,不但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需求更高。接著政府推出投資台灣3大方案,更讓原來就有意將生產基地遷出中國的台商加快腳步,返台設廠,跟上了國際供應鏈移轉的潮流。
回到前述歐盟駐台代表對台灣的感想,在美中貿易戰後這段時間,意象更為深刻。陳正祺指出,因為歐洲的情況是許多國家各有特色,台灣畢竟只有32000平方公裏的土地,中間還有3/5是高山,所以能夠提供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體,變成非常多元化,「台灣是什麼都有,雖然量都不大,但就像便利商店,可以一站購足,而且願意客製化。」
製造佔優勢 政策吸引外資
《財訊》雙週刊指出,製造本就是台灣的強項,從早期的紡織品、球鞋開始,到如今的半導體,就是靠技術領先,可以掌握低成本、高品質、短交期的優勢。但物流卻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尤其是香港與新加坡的第3方物流,能夠將所有產業的各類零組件高效運達客戶手中,除了具有高度專業性之外,稅制、運送成本,也都會是廠商考量的因素。
經濟部這次說服兩大科技廠將物流中心設在台灣,其實就是延伸台灣的製造力。陳正祺透露,過去外商為了稅率,會設法讓台灣只負責生產,交易卻在海外進行。於是經濟部長王美花主動拜會,希望廠商讓產品在台灣封裝、測試後,也透過台灣物流,直接送抵客戶端。經濟部在了解廠商的考量後,便和財政部一同努力,合理化計算該公司在台灣的貢獻程度,給予適當的稅率,因此成功爭取到輝達、超微的物流中心在台落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及更高的產值。
供應鏈移轉也掀起了新的國際招商競爭,面對韓國、新加坡、東南亞等地也積極爭取投資,陳正祺坦承,若要搶當國際物流或轉運中心,並非台灣的強項;但他也強調「有些東西是一直在台灣、別人拿不走的」。他認為首先是人才,其次是台灣人對於商業道德的尊重,例如台積電的客戶全部都是彼此競爭,台積電代工就是有辦法令客戶都非常信任。
第3是國家的法治基礎。外商在台灣投資遇到任何營業祕密、智慧財產權、商業契約的爭議,法院的判決結果都具有相當公信力。第4則是政策對於技術的強調,從早期的《獎勵投資條例》、到《產業升級條例》,以至現在的《產業創新條例》,每一次相關的修法,政策都不斷引導向高階、高值化的投資與研發投入。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政府政策對於外人投資的支持,當中可以細分投資政策、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各方面各樣的支持,形成了台灣如今的投資環境。
陳正祺分析,自2016年以來,有3大投資在台灣明顯集中,分別是半導體相關投資金額新台幣5285億元、綠能相關4360億元、雲端資料中心942億元。除了綠能是由於政府早一步開始推動,其餘兩類都可以視為是由於非紅供應鏈的考量。「供應鏈韌性必須透過國際韌性才能達成,台灣不可能自己做到,政策希望是讓台灣成為全世界都需要的台灣。」
在這個過程中,國際情勢也正快速的變化,尤其是從全球化到供應鏈管理的典範轉移,不僅出現新的政經夥伴關係,既有的貿易原則也出現新的樣貌。以美國為例,陳正祺認為,現在美國的國內政治環境,已經很難再推動市場開放的FTA(自由貿易協定)。
貿易新風貌 注重韌性管理
《財訊》雙週刊分析,過去在全球化之下,形成「強者愈強」、「贏者全拿」,尤其面對中國的競爭,美國的民情逐漸改變,轉為關注供應鏈韌性管理,過去的貿易規則也無法再一體適用。
隨著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的角色獲得肯定,就需要與主要經濟體建立新的對話機制。包括美國先與台灣展開《21世紀貿易倡議》,就是為了充分討論如何訂定新的貿易規則。
陳正祺指出,台美之間過去主要就是藉TIFA(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就貿易障礙進行討論,近期已新建許多重要的對話平台,如EPPD(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可以在美國國務院層級討論高層次的政治經濟合作議題,沒有範圍的限制。台灣經濟部與美國商務部則有TTIC(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是政府對政府、業者對業者的相互對話與結盟的重要管道。
在歐盟的部分,過去台灣與歐盟成長總署之間設有貿易投資對話,後來也增加產業政策對話,雙方代表同步由原來的副總署長與次長,提升為總署長與部長層級。陳正祺認為,這也反映「台灣現在在國際供應鏈管理的政治層面上,政府與政府的對話平台、合作機制,已經愈來愈扎實了。」
延伸閱讀: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2023年年終,經濟部公布自2019年起的投資台灣3大方案,近4年來共吸引1439家企業、超過新台幣2.17兆元投資,預估將創造14.9萬個本國就業機會。若依據投審會統計2019年至2023年11月的僑外資投資,就高達近520億美元,合約新台幣1.6兆元。
供應鏈轉向 台灣不受影響
包括近期最受矚目的指標投資案,便是輝達、超微物流中心落腳台灣,不僅象徵國際供應鏈變化已為台灣營造更多吸引外資投資的優勢,從台美互動增溫的情況觀察,更預示國際貿易的遊戲規則,即將邁入新階段。
陳正祺分析,過去發生國際供應鏈變化,主要是因為產業形態的改變或者其他的各種原因,但是最近這幾年的特別之處在於,造成國際供應鏈變化的主因是地緣政治。在這當中,台灣的地位會引發更多的關注,是因為長期以來產業界似乎已經慣於台灣接單、中國製造、出口歐美的模式,因此一旦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受限,台灣也很擔心受到衝擊,不容輕忽。
但出乎意料的是,當美國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台灣的資通訊、半導體產品,不但完全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需求更高。接著政府推出投資台灣3大方案,更讓原來就有意將生產基地遷出中國的台商加快腳步,返台設廠,跟上了國際供應鏈移轉的潮流。
回到前述歐盟駐台代表對台灣的感想,在美中貿易戰後這段時間,意象更為深刻。陳正祺指出,因為歐洲的情況是許多國家各有特色,台灣畢竟只有32000平方公裏的土地,中間還有3/5是高山,所以能夠提供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經濟體,變成非常多元化,「台灣是什麼都有,雖然量都不大,但就像便利商店,可以一站購足,而且願意客製化。」
製造佔優勢 政策吸引外資
《財訊》雙週刊指出,製造本就是台灣的強項,從早期的紡織品、球鞋開始,到如今的半導體,就是靠技術領先,可以掌握低成本、高品質、短交期的優勢。但物流卻是另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尤其是香港與新加坡的第3方物流,能夠將所有產業的各類零組件高效運達客戶手中,除了具有高度專業性之外,稅制、運送成本,也都會是廠商考量的因素。
經濟部這次說服兩大科技廠將物流中心設在台灣,其實就是延伸台灣的製造力。陳正祺透露,過去外商為了稅率,會設法讓台灣只負責生產,交易卻在海外進行。於是經濟部長王美花主動拜會,希望廠商讓產品在台灣封裝、測試後,也透過台灣物流,直接送抵客戶端。經濟部在了解廠商的考量後,便和財政部一同努力,合理化計算該公司在台灣的貢獻程度,給予適當的稅率,因此成功爭取到輝達、超微的物流中心在台落地,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及更高的產值。
供應鏈移轉也掀起了新的國際招商競爭,面對韓國、新加坡、東南亞等地也積極爭取投資,陳正祺坦承,若要搶當國際物流或轉運中心,並非台灣的強項;但他也強調「有些東西是一直在台灣、別人拿不走的」。他認為首先是人才,其次是台灣人對於商業道德的尊重,例如台積電的客戶全部都是彼此競爭,台積電代工就是有辦法令客戶都非常信任。
第3是國家的法治基礎。外商在台灣投資遇到任何營業祕密、智慧財產權、商業契約的爭議,法院的判決結果都具有相當公信力。第4則是政策對於技術的強調,從早期的《獎勵投資條例》、到《產業升級條例》,以至現在的《產業創新條例》,每一次相關的修法,政策都不斷引導向高階、高值化的投資與研發投入。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政府政策對於外人投資的支持,當中可以細分投資政策、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各方面各樣的支持,形成了台灣如今的投資環境。
陳正祺分析,自2016年以來,有3大投資在台灣明顯集中,分別是半導體相關投資金額新台幣5285億元、綠能相關4360億元、雲端資料中心942億元。除了綠能是由於政府早一步開始推動,其餘兩類都可以視為是由於非紅供應鏈的考量。「供應鏈韌性必須透過國際韌性才能達成,台灣不可能自己做到,政策希望是讓台灣成為全世界都需要的台灣。」
在這個過程中,國際情勢也正快速的變化,尤其是從全球化到供應鏈管理的典範轉移,不僅出現新的政經夥伴關係,既有的貿易原則也出現新的樣貌。以美國為例,陳正祺認為,現在美國的國內政治環境,已經很難再推動市場開放的FTA(自由貿易協定)。
貿易新風貌 注重韌性管理
《財訊》雙週刊分析,過去在全球化之下,形成「強者愈強」、「贏者全拿」,尤其面對中國的競爭,美國的民情逐漸改變,轉為關注供應鏈韌性管理,過去的貿易規則也無法再一體適用。
隨著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的角色獲得肯定,就需要與主要經濟體建立新的對話機制。包括美國先與台灣展開《21世紀貿易倡議》,就是為了充分討論如何訂定新的貿易規則。
陳正祺指出,台美之間過去主要就是藉TIFA(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就貿易障礙進行討論,近期已新建許多重要的對話平台,如EPPD(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可以在美國國務院層級討論高層次的政治經濟合作議題,沒有範圍的限制。台灣經濟部與美國商務部則有TTIC(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是政府對政府、業者對業者的相互對話與結盟的重要管道。
在歐盟的部分,過去台灣與歐盟成長總署之間設有貿易投資對話,後來也增加產業政策對話,雙方代表同步由原來的副總署長與次長,提升為總署長與部長層級。陳正祺認為,這也反映「台灣現在在國際供應鏈管理的政治層面上,政府與政府的對話平台、合作機制,已經愈來愈扎實了。」
延伸閱讀:
標題:爭取輝達、超微物流中心落腳台灣 「高科技便利店」吸國際大咖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8338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