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保真觀點:從檳榔看農產政策的困窘

發表於 2024-01-27 06:3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作者指出,本土檳價昂,鬥不過泰檳,卻也有少量出口,拜ECFA之賜,自2005年起就免稅輸往大陸。(資料照,陳明仁攝)

近日一則花邊社會趣聞,網民問路旁穿著清涼的檳榔攤辣妹怎麼變少了?直播主雪倫於抖音講出一串數字,說由於嚼檳榔致癌,近年嚼檳榔的人口從過去的200萬,確實已降到約60萬,但商機未減,每年仍有百億產值,截至2021年全台仍有四萬公頃的土地種植檳榔,約為一個半的台北市面積,上下遊產業鏈人口多達50萬人。

檳榔樹根系淺薄,樹幹雖高卻少分枝,在坡地沒有水土保持功能,不列為造林樹種。它雖有害無益,年產值卻甚高,一度佔農畜總產值之4.7%,僅次於稻米,高踞所有果品類之冠。高峰期的栽植農戶達七萬戶,種植面積近六萬公頃,年生產量約十六萬公噸。根據2010年公平會資料:台東縣種植包檳榔用的「荖葉」,年產值可觀,相關從業人口也有幾萬人。農政機關雖說「加強取締山坡地違規種植檳榔」,鼓勵轉作造林,效果有限,因為造林是收穫木材,伐期長,檳榔樹是收穫果實,年年可收,且是高利回報。據亞洲大學黃萬傳博士的調研:種植檳榔的「益本比」大約是100至200%的利潤率,遠高於稻作及其他果樹。

菸害難以遏止,菸稅菸捐調漲都有政客護航反對。檳榔亦然。泰國、越南和印尼的檳榔價格都低於我國自產的,且在加入WTO時我方同意採取配額加關稅開放進口檳榔,配額外進口的從量徵高稅。但由於配額外稅率較高,多年來進口量侷限在少量的配額內。本土檳榔與多數農產品相似,產量浮動不定,有旺季淡季之別,目前的進口量少,反而是調節維持了國內檳榔市場穩定,栽植者因此沒有離農誘因。配額加關稅,政府也在保護本土檳?

不可種大麻牟利,種檳榔卻可接受關稅保護?

標題:姜保真觀點:從檳榔看農產政策的困窘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8988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