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Map Protocol:爲什么終局是BTC layer2的interoperability層?

發表於 2024-01-29 14:38 作者: 鏈上觀

來源:鏈上觀

最近,BTC layer2正雨後春筍般湧現,不完全統計已有上百條項目箭在弦上,整個擴展生態呈現一片繁榮且混亂的景象。

正因爲此,新鏈切入BTC layer2賽道,必須找到契合的卡位。接下來,要談的 @MapProtocolAll in比特幣生態之心已路人皆知,但其終局可能並非layer2,而是BTC的interoperability層。Why?

因爲在我看來,BTC layer2生態當前並無一個清晰的“標准”和“規範”:可以成熟的EVM Compatible鏈當成BTC layer2;可以把能夠安全跨鏈BTC資產的獨立側鏈當成BTC layer2;可以把一些類UTXO账戶模型的性能新鏈也視爲BTC layer2等等,當然也包括狀態通道閃電網絡、客戶端驗證RGB等更Native的BTC layer2。

理論上,只要這條鏈能夠接入BTC生態有關資產,且能夠促進BTC資產二次繁榮的擴容鏈都可以歸類到BTC layer2的範疇。聽上去似乎對“layer2”的定義和邊界大不敬,但前陣子Vitalik面對以太坊的layer2 內卷大战不也跳出來提議放棄layer2概念么? 

某種程度上,BTC layer2現在呈現的混沌無秩序(熵 Entropy)態是一個不受任何個體主觀意志所控制的形態,需要經歷長時間的共識摩擦、技術掐架、市場內卷、優勝劣汰才能逐漸趨於清晰。

之前我撰文分析了 @BSquaredNetwork在bitVM挑战機制上的特殊性,也提及了 @ParticleNtwrk聯合 @BitmapTech在BTC Connect上的抽象設計,MAP Protocol很長時間內,在推特上的呼聲都比較大,不少朋友讓我分析。

說實在的,一开始我並沒有看明白。因爲,一個原本對標layerZERO做全鏈可交互操作性的鏈,突然宣傳All in比特幣layer2生態了,總讓人感覺有點爲了“敘事”委身的感覺。畢竟,明明可以做全鏈通的敘事,如果定位於BTC layer2 不相當於自我受限么?

帶着這個疑問,我們先來簡單分析下 MAP Protocol的技術邏輯框架:

MAP定位是基於輕客戶端於ZK的點對點全鏈基礎設施,專注於去第三方中心的點對點互操作性。如何做呢?MAP的方案其實是構建MAP中繼鏈,相當於BOB 鏈中鏈,該中繼鏈會在合約中預編譯同構不同鏈的籤名算法,基於此可以獲得跨鏈通信和零摩擦資產轉移能力。

以BTC爲例,MAP先在BTC鏈上部署ZK輕客戶端,輕客戶端不需要下載全節點歷史數據,就可以執行在BTC主網上執行一些操作:比如,驗證區塊頭和交易相關的Merkle證明,可以實現在二層鏈進行提幣請求時,主網輕客戶端只需要驗證特定交易相關的部分數據就可以安全完成操作。

這其實最早源自比特幣白皮書中被定義的簡單支付驗證標准SPV(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技術。

若把BTC主網視爲資產結算層,採用輕節點客戶端的方式可以顯著提升資產跨鏈轉移的安全性,同時也避免了全節點驗證的資源損耗和成本。而之所以採用ZK技術加持,則是爲了保證layer2側鏈的操作和主網驗證共識保持一致性。 

(需要釐清楚,輕客戶端只能驗證支付類型,並無法對layer2鏈上的狀態有效性做驗證,即主網可以根據layer2提交上來的部分數據驗證是否解鎖UTXO解鎖條件進行資產轉移,並無法對layer2鏈上的更復雜狀態做驗證)

應該說ZK輕客戶端+中繼鏈的方式,確實可以實現資產的安全跨鏈和同鏈無磨損轉化。中繼鏈會部署適配全鏈環境的智能合約(BTC這類無智能合約則用輕客戶端做資產安全遷移)並遵循一套標准來進行跨鏈通信,再配合一套基於POS的交互有效性驗證機制。做到這些,就構成了一條全鏈可交互操作性解決方案。

正因爲MAP Protocol有做全鏈可交互操作性的基因,定位成BTC layer2其發展路徑也會不同:

1)MAP 會重點針對BTC的主網特性,去豐富自己的layer2功能,讓BTC的資產,除BTC主資產外,像諸多銘文資產也能安全跨鏈到layer2上。

因爲單BTC這種強共識的資產流通,任何layer2擴展方案都很難撬動BTC holder們的共識,若是銘文資產就不一樣了。BTC layer2 可以更低成本、低損耗的管理並流通這些BTC衍生資產,達成layer2擴展BTC主網價值的目標;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並非簡單地把BTC資產Wrap到layer2鏈那么簡單了,涉及到indexer索引器的账本一致性管理,不同BTC衍生銘文資產的流通性兼容和管理等等。顯然,要圍繞BTC衍生資產的特性,开發出更多符合BTC原生特性的擴展性能才是關鍵。

2)MAP 會成爲其他BTC layer2的可交互操作層(第0層),試想當BTC layer2接入的是一批成熟的EVM鏈,以及一批Non-EVM性能鏈,這些鏈都可以和BTC主鏈以某種方式進行連接,但核心問題不正是interoperability可交互操作么?顯然一個充分異構BTC主網特性且能兼容其他全鏈環境的鏈中鏈會成爲關鍵。

MAP大可選擇不去爭搶layer2鏈的C位,靜觀其他layer2鏈互相競爭,然後在他們把市場撕裂到七分八裂的時候,再基於自己全鏈可交互操作性的特性來整合和管理流動性。

在我看來,這或許才是一招絕佳妙棋。

當然,在BTC layer2角逐的蠻荒時期,大家都在擠破腦袋搶C位,其中不乏有一些不顧BTC主鏈客觀缺陷事實,也理不清二層鏈價值核心的方案活躍在市場上,這種背景下,一個BTC layer2若能安定下來,找准自己的生態卡位,才是最終的制勝關鍵。

標題:解析Map Protocol:爲什么終局是BTC layer2的interoperability層?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9004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