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中國河南省政府祕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朱鳴介紹,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河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59132.39億元,同比增長4.1%。
官方的說法是,「2023年以來,河南著力提升數據質量(品質),加大統計數據核查力度,實事求是修正歷史同期數據。經最終核實,2022年,河南省生產總值現價總量為58220.1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4%。」
這意味著,河南將2022年的GDP數據向下「修正」了3100多億元,這相當於全省18個市中排名第八的駐馬店市一年的GDP。
四省數據「注水」?
福建省,2023年的GDP為54355.10億元,按照其2022年公布的數據53109.85億元計算,同比增長2.3%,但該省把2022年數據向下「修正」了1095億之後,剛剛公布的增速就變成4.5%。
江西省,2023年的GDP為32200.1億元,按照2022年公布的數據32074.7億元計算,同比增長僅為0.4%,但該省把2022年數據向下「修正」了1142億元後,增速變為4.1%。
一位熟悉統計工作的體制內人士在匿名前提下向BBC中文透露,這種行為雖然對地方領導來說,可能確實使表面的增速變高了,但不見得是他們主動作為的結果,而更大程度上源於去年兩場活動——「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和「專項統計督察行動」。
前者貫穿2023年全年,5月前是中國各省自查階段。河南省新鄭市披露的工作是,重點核實2022年以來入庫單位行業劃分是否正確、申報材料特別是稅務材料是否真實、是否達到規模(限額)以上標凖等,檢查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是否真實存在、是否重覆報送、是否虛增規模、是否違規打捆等。
到8月份,中國國家統計局派督察組到六省進行督察,其中就有河南,督察的結果是,「河南一些反饋問題邊整改、邊發生,舉一反三不夠,落實統計造假專項治理行動要求不夠徹底,追責問責進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