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睡眠呼吸中止症 高齡患者逾半無打鼾嗜睡症狀
發表於 2024-02-19 14: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9日電)逾半高齡長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且國衛院聯手國際團隊發現,逾半數高齡患者無症狀、比例較一般人高,病因則多為呼吸模式不穩定;研究有望助改善治療方式,也登上國際期刊。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鄭婉汝研究團隊,與冰島NOX公司研究團隊、哈佛醫學院研究中心,以及中國醫藥大學睡眠中心主任杭良文合作,探究呼吸中止症患者病理成因及相關症狀表現。
研究於2023年6月及2024年1月分別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及歐洲呼吸雜誌(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鄭婉汝今天在記者會上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一般人的盛行率約15%,但60歲以上則有70%男性和56%女性罹患。常見症狀包含打鼾、記憶力下降、失眠、醒後口乾舌燥等;若長期未改善,恐造成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或認知功能退化,及白天精神不濟等。
每人睡眠呼吸中止原因不盡相同,鄭婉汝指出,過往研究發現,包含顱顏結構狹窄、易造成堵塞;上呼吸道肌肉功能不佳,容易堵住;及呼吸中樞敏感度造成呼吸穩定度不佳、血氧變化落差大;和覺醒閾值低、容易醒來等。
過去找病因需要侵入性檢查,進行不易,因此診斷以一夜出現呼吸中止次數是否超過5次為指標;若確實罹患,最常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若不適合再調整治療方式,但長者因淺眠、面頰脂肪少,更難戴得住呼吸器。
研究團隊調查約500名呼吸中止症患者,發現常見於台灣人的病因特徵與症狀間關聯性,高上呼吸道結構塌陷性併呼吸模式不穩定的患者容易嗜睡,覺醒閾值低常伴隨失眠症狀,上呼吸道肌肉功能弱的患者則無特殊症狀。
研究並發現,55歲以上患者無症狀者超過5成,高於其他年齡層,原因則偏向呼吸模式不穩定,上呼吸道肌肉功能也較弱。鄭婉汝說,對於呼吸模式不穩定長者,未來建議可選擇內科藥物治療,穩定呼吸模式、加強上呼吸道肌肉功能;隨相關研究發表,有望助改善臨牀治療指引,縮短選擇治療方案的時間。
鄭婉汝提醒,因沒有明顯嗜睡、打鼾等症狀,長輩易忽略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但若感到「睡不好」,或親友察覺認知功能下降、血壓一直節節上升,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若長輩覺得總是睡不飽,建議要做精密檢查,排除其他共病症,不要覺得白天躺一躺就好,或只是拿安眠藥就交代過去。(編輯:陳政偉)1130219
標題:探究睡眠呼吸中止症 高齡患者逾半無打鼾嗜睡症狀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9573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