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視角看待鄭成功 「褔爾摩沙之王」重新詮釋歷史

發表於 2024-02-23 18:37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23電)以荷蘭人角度來看鄭成功是什麼樣的面貌,荷蘭作家貝喬思著作「福爾摩沙之王」就是本以「國姓爺」為主人翁的歷史小說,今天她在台北書展分享創作理念,也用不同視角重新詮釋這段歷史。

貝喬思(Joyce Bergvelt)曾在日本、英國、北京等地生活,也曾在台灣學習中文。2015年出版的「福爾摩沙之王」,2023年在台灣出版繁體中文版,以難得的荷蘭視角描繪熱蘭遮城之戰,生動還原17世紀生活於福爾摩沙島上的各族群。

今天「斯卡羅」導演曹瑞原、台荷混血導演維德斯泰騰(Mike Veldstra)與電影「叱吒風雲」製片江秉承也參與和貝喬斯的對談,文化部長史哲也到場聆聽。

貝喬思表示,許多荷蘭人不太了解荷蘭曾殖民台灣的歷史,在歷史書被省略,在教科書也僅有一行字。她認為,或許是當年強盛的荷蘭東印度公司(VOC)不願承認敗給所謂的「海盜之子」鄭成功,視其為羞恥的事。

在創作小說過程,貝喬思搜集大量史料,採荷蘭殖民者與鄭成功兩種視角並行,她認為沒有所謂善惡好壞,只是觀點不同。

全作納入許多真實存在的角色,例如鄭成功的日本母親田川松、不願勸降荷蘭人遭鄭成功殺害的荷蘭傳教師亨布魯克(Antonius Hambroek),以及荷蘭時期統治台灣最後一任長官,卻是瑞典籍的揆一(Frederick Coyett)等,豐富了許多被歷史忽略的一隅。

她笑說,人物故事豐富到得忍痛取捨,甚至最終刪減了120頁篇幅。

至於真實與虛構創作間拿捏,貝喬思認為是85分真實、15分想像,歷史記錄史料確實有缺口,必須透過想象力去發揮,例如當時荷蘭總督妻子過世的真實原因眾說紛紜,她只能像偵探般用所有史料試圖解謎,也期待藉由小說撰寫,讓世界各地讀者對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感興趣,進而深入閱讀。

執導以1867年「羅妹號事件」為背景的影集「斯卡羅」導演曹瑞原承認,影視創作者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完全還原真正的歷史,希望能做到引起大家的注意與討論。

曹瑞原認為,台灣土地就像是母親,當初拍「斯卡羅」即是期盼能把母親模糊的面容拼湊出來,他很期待「褔爾摩沙之王」被影像化,讓這塊寶島拼圖越來越完整。(編輯:龍柏安)1130223

2024台北國際書展持續展開,荷蘭作家貝喬思(Joyce Bergvelt)(左2)23日應邀到藍沙龍出席座談,分享創作歷程,並與導演維德斯泰騰(Mike Veldstra)(左)、曹瑞原(右2)、製片江秉承(右)及文化部長史哲(右3)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 113年2月23日
2024台北國際書展持續展開,荷蘭作家貝喬思(Joyce Bergvelt)(左2)23日應邀到藍沙龍出席座談,分享創作歷程,並與導演維德斯泰騰(Mike Veldstra)(左)、曹瑞原(右2)、製片江秉承(右)及文化部長史哲(右3)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 113年2月23日

標題:荷蘭視角看待鄭成功 「褔爾摩沙之王」重新詮釋歷史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9745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