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目睽睽之下,日本股市終於衝破高懸34年的天花板,雖然近日隨著獲利了結賣壓稍有拉回,但從各項利多政策逐漸發酵,以及傳統產業、大型銀行和房地產股的上漲潛力來看,投資人對於後市表現仍可期待。
此外,日本整體經濟改善及溫和通膨,可望支持薪資、消費支出和投資。同時,今年以來日本股市買家以海外投資人為主,淨買入集中在現金股票而非期貨,反映傳統長線投資人興趣增加,積極回購股票的日本企業則是另一主要買家。
「日股為目前配置仍低的投資人帶來具吸引力的價值。」富達指出,目前海外投資人累計淨買進仍遠低於2015年「安倍經濟學」時期高峰,即使2023年3月以來開始重新購入,全球主動型基金的日本股票配置仍然偏低,日本家庭資產組合中的股票配置也低於美歐家庭,而且日股投資僅佔其整體資產11%。
(延伸閱讀:)
日股看似已不便宜 上漲潛力還沒完全發揮?
只不過,日圓匯率已經貶至150重要關口,引發市場對於日本當局進場幹預的臆測,加上東證指數的遠期市盈率接近2023年高點16倍,遠高於歷史平均水準13.7倍。如今,投資人應該對於看似已不便宜的日本股市戒慎恐懼?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CIO)認為,最有可能的情況其實是日股的上行潛力還沒完全發揮,因為日本企業顯然願意遵從監管機構的建議,提高其淨資產收益率(ROE)和企業價值。
鑑於全球週期性復甦和未來幾個季度日圓可能回升的背景下,瑞銀建議投資人應該關注基本面和優質資產,瞄準可望受益於有利的國內總體經濟和公司治理改革的標的,同時對於投資組合中的日本股票整體保持中性立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偏好大型銀行和房地產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