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輝:危局!全球降息潮背後的貨幣體系
發表於 2022-03-25 21:05 作者: 劉建煇
戳藍字標?"道君說財"共赴財富自由之路
主權信用貨幣體系正面臨行將崩潰的危局。
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功效不僅正在失靈,反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在全球央行長期信貸放水刺激經濟下,不僅造成了高槓杆、高債務的惡果,還帶來了“經濟低增長、物價低通脹、資金低利率、投資低收益”的負面影響。
01
全球降息潮
每遇一次意外和災難、對經濟稍有衝擊時,各國的應對之策則順手拈來——降息、放水。這幾乎成了人盡皆知的定律。
難怪有人調侃道:這工作真好做,一遇到經濟上的風吹草動,就知道印鈔放水……傻子都會幹。
這次也不例外。
新冠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以來,各國政府爲了應對疫情對經濟、就業、物價的衝擊,紛紛再次祭出降息放水的利器……就像以往歷次一樣。
3月3日,澳大利亞率先降息25個基點,至0.5%的歷史新低。馬來西亞緊隨其後降息0.25%,至2.5%。晚上,美聯儲降息0.5%,將利率區間降到1%-1.25%,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首次緊急降息。
你以爲這就完了嗎?NO!仿佛推到了多米諾骨牌,其他的國家和地區陸續跟進。
緊接着,沙特央行宣布降息0.5%,阿聯酋宣布降息0.5%,約旦宣布降息0.5%。
到了3月4日,香港和澳門金管局也宣布降息0.5%。再之後加拿大也宣布降息50個基點,這是該國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降息,利率至0.5%的歷史低點。
這句話媒體說了無數遍、老百姓(603883,股吧)也聽了無數遍——新一輪全球降息潮來襲。聽得大家耳朵已磨出了老繭、全然了無新意。
經過這些年的連續降息,利息已低到了哪種程度…總不至於到0吧?
提出這問題的老鐵們,聽到結果後估計會很扎心——何止利率低至0,現在是到了0以下、成了負利率!
02
負利率時代
1998年11月,日本發行了一期半年期限的國庫券,跟以往不同的是這期國庫券的利率爲負值。不過,這件事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大家只是將它作爲一個特殊事例來看待。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卻成了一個新時代开始的標志。隨後,負利率开始在日本大面積的擴展开來、並蔓延至全球。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恐慌情緒讓所有資產的價格大幅下跌,國債成爲最後的避風港。
在避險資金的追捧下,美國國債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了負收益。巴菲特當時就感慨道,這是他這輩子所能見到的最爲奇特的現象。
但沒過幾年,“最爲奇特的現象”又在歐洲上演。隨着歐債危機的爆發,德國國債成爲投資者的避險選擇,其收益率不斷降低。
2012年,在德國的一次拍賣活動中,成交了一筆2014年6月到期的國債,價格爲41.73億歐元,其到期收益率爲-0.06%。
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從此以後,國債收益率爲負的國家越來越多。
2014年,歐洲央行首次引入負利率政策,把存款利率降低至-0.1%。日本則在2016年1月對新增的超額存款准備金實行負利率——商業銀行存放在央行的部分存款利率爲負。隨後,丹麥、瑞士等國銀行也相繼把存款利率降低到0以下。
事情還沒完。2019年9月,丹麥的一家銀行居然推出了世界上首例利率爲-0.5%的負利率按揭貸款,也就是說你借了100萬、一年後若還款的話只還99.5萬。
國債收益負利率、銀行存款負利率、銀行貸款也負利率……負利率在全球愈演愈烈,已成爲人類金融史上從未遇到過的現象。
周文輝 何以出現這種如此廣泛的負利率現象?相對於經濟低增長、投資收益缺乏來說,主要是錢太多了。現在是主權信用貨幣時代,各國央行可以低成本的大量印出海量的貨幣。
03
工具正失靈
包括降息、降准、央行印鈔放水等在內的一系列貨幣政策工具,其目的何在?
一是刺激經濟,讓企業借入更多的錢去投資、讓居民借入更多的錢去消費……並以此拉動經濟。
二是實現通脹,你沒看錯,就是實現適度的通貨膨脹……這是這么年日本、歐洲等國實施負利率的一個重要原因,相比1%、0%、甚至負的物價漲幅,這些國家一直渴望能實現2%以上的CPI 漲幅,但收效甚微。
▲1990s年代至今的近三十年裏,日本物價幾乎未漲
那印鈔放水刺激經濟的效果又如何呢?難言成功。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30余年裏,日本GDP幾乎沒有增長
就拿負利率實施時間最長、負利率國債金額最高、印鈔放水最積極的日本來說,從2000年後,其GDP總額幾乎沒有變化。歐洲則從2010年、尤其是歐債危機爆發後至今的逾十年時間,其GDP總額也幾乎沒有增長。
說好的印鈔放水刺激經濟呢?
說好的印鈔放水通貨膨脹呢?
對於日本、歐洲的這些發達國家來說,貨幣政策工具已經失效。
從上世紀80年代到2008年的二十年間,多數發達經濟體的情景是,債務每年增加10%—15%,而名義國民收入卻只增長5%。
2019年,全球債務規模達246萬億美元,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120萬億美元債務總額整整增加了一倍,可這十年的GDP增長多少呢?只有不到35%!
也就是說,全球債務增長的速度遠遠高於經濟增長的速度。債務來自哪裏?來自貸款、來自央行印鈔放水。
身處中國的讀者,對通貨緊縮相對陌生、對負利率更是不可理解。我們的人生經歷是物價越來越高、人們對銀行貸款趨之若鶩,哪裏知道這是國家發展的黃金階段特有的現象——因爲經濟高速發展和投資機會衆多,人們瘋狂的借貸、消費、投資……並帶動經濟一浪高過一浪的向前。
前段時間,央行官員在答記者問時說:在國際上主要經濟體中,中國的貨幣政策仍然是少數的處於常態化貨幣政策的國家。中國絕對是全球暗淡經濟中的一股清流。
可即使這股清流,也面臨着貨幣政策越來越無力、越來越無效的窘境。
2000年,我國M2數量跟GDP的比值是1.3倍,到了2020年上升到2倍。可以理解爲,在2000年,1.3元的債務能維持1元的GDP,而到了2020年,維持1元的GDP則需要2元的債務來維持。
03
放水後遺症
全球經過一輪又一輪大水漫灌似的信貸刺激,正面臨“四低二高”的困境。
四低指的是,低增長——全球經濟低速增長;低通脹——絕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物價漲幅很低、甚至還下跌;低利率——貸款、存款、國債利率極低,甚至利率爲負;低收益——缺乏好的項目、且投資收益率越來越低。
二高指的是,高槓杆和高負債,全球的債務規模越來越大、相對GDP的比值越來越高,也就是說維持當下的GDP總量需要越來越多的債務。
存款低利率、債券低利率、項目投資低收益,那印出的這么多錢都去哪了呢?
更多的錢(也就是貸款)去追逐少量的資產、並推高資產價格以致形成巨大的泡沫,在美國表現爲股市的泡沫、在中國表現爲房價的泡沫、在日本則表現爲債券/日元匯率的泡沫。
誰享受到了這些資產泡沫的紅利呢?富人、有錢人。
出於貸款回收安全的考慮,銀行更愿意把貸款放貸給有資產的人、有錢的人,富人就能以極低的利息成本獲得大量的錢、再拿這些錢去投資具有泡沫潛質的資產,隨着泡沫資產的放大、富人的財富進一步提高,其結果就是日趨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
▲近30年來,美國前1%人群財富佔有量和後50%人群財富佔有量走勢圖
信貸放水沒有推動經濟增長、信貸放水沒有增加財富創造、信貸放水沒有讓人更幸福,反而信貸放水卻造成了貧富差距的擴大、讓群體之間日益不平等。
周文輝 於是,社會越來越不穩定、各國民粹主義逐漸擡頭、逆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世界有變得更糟的趨勢傾向。
通過印鈔放水、刺激經濟的手段已走入窮途末路,現有的主權信用貨幣體系正面臨分崩瓦解。
請問:解藥在哪裏?
04
解藥在何處?
信貸寬松對不同的經濟體來說,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對於日本和歐洲的這些國家來說,央行印再多的錢、信貸再怎么寬松,錢也只能停留在銀行的账戶裏出不來。
因爲企業和居民根本沒有貸款的意愿,出現“貨幣寬松容易(也就是央行印錢很容易)、信用寬松艱難(銀行不愿放貸、企業居民不愿貸款)”的局面,大家不僅不愿意貸款、消費、投資、花錢,反而卻一個勁的去存款,也就造成了當下的結果:CPI漲幅低於1%的通貨緊縮、存款/貸款/債券負利率收益持續擴大。
對於美國和中國這樣人口體量大、產業體系較全的國家來說,信貸寬松的結果是錢流向了一小部分富裕群體手中,他們拿到這些錢再去投資於少量泡沫資產並享受泡沫的紅利,並最終造成了貧富兩極分化的擴大。
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是科技創新的匱乏、是生效率提高的艱難。
在面臨一時的經濟困境時,各國政府只能通過信貸刺激來透支未來的投資和消費——只是量的累積增加,而沒有質的提高。
當透支的量足夠大,又沒有科技創新和更高的生產效率來創造更多的財富去歸還之前的欠款債務時,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危機。
新一輪全球信貸寬松正在進行中。當下的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也很像2009年和2014年,大寬松的場景下,人們身處其中,很多人开始歡呼雀躍,准備迎接新的資產泡沫到來。
但我們必須得清醒的認識到一點,如果只是信貸貨幣在推動,經濟反彈也好、股市上漲也好、樓市暴擊也好……往往來得快、去的也快,唯有科技進步和生產效率提高才能讓資產泡沫走得更實、更久、更穩健。
舊的貨幣體系正在失靈、並走向崩潰,新的貨幣制度和理論體系的建立或許需要一次更嚴重的金融危機才能推動。
莫非,我們真的“不撞南牆不回頭”嗎?!
標題:周文輝:危局!全球降息潮背後的貨幣體系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43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