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年來以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穩定經濟增長而自豪,今年其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目標為5%,比大多經濟學家所預測的數字保守。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成長4.5%,較去年四季度增速提升1.6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但最近幾個月中國卻經濟下滑,走勢令經驗豐富的觀察員和精明投資者都措手不及。
中國也未按照專家預期驅動全球通貨膨脹,反而出現了通貨緊縮的疑慮。中國5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達到連續8個月衰退,同比下降4.6%,生產者物價反映出商品和服務價格跌落。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走貶,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5月向中國進口商品支付的價格下降了2%。
中國經濟沒起色,當局如何應對?
中國新一屆政府正在努力擺脫去年清零政策的嚴重經濟影響,但地方財政惡化和房市委靡不振,已經成為阻礙北京推動經濟復甦的攔路虎。根據榮鼎市場諮詢公司(Rhodium Group)分析,中國205座城市有一半皆面臨償債困難。去年迄今,中國國家支持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發債額暴漲,債務增速明顯超過GDP和收入。在甘肅省省會蘭州和南方城市桂林,光是舉債成本就超過了總收入。
過去幾周,中國政府連是否出招救經濟,都讓人摸不透,中央忙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也看似對物價下跌無動於衷,遲遲不宣布降息。降息雖然能提振經濟,但也會大幅影響一般銀行放款利率,容易縮小銀行的利差(獲利空間)。
意外地,中國人民銀行本月6日要求國內最大銀行降低存款利率;13日宣布,展開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10個基點──表明中國釋出刺激經濟的訊號。但銀行的抵押貸款利率也或將調低,中國國務院會議16日暗示將採取進一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