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與元宇宙: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

發表於 2022-06-22 14:54 作者: 獨角獸DIGITALIZATION

以積極之心,與新概念同行

讀完朱嘉明老師近500頁的《元宇宙與數字經濟》,除了對“元宇宙”有了更系統的認知外,作爲朱老師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小師弟”,更多地是讀到了朱老師對新事物的开放與包容,以及對終身學習的踐行。正如書中提到的,世界的不確定性和非穩定性正走向常態化,我們必須接納這個事實,並通過對新事物的研究,進而在面對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時能保有心中的那一份科學與從容。我想,這是除客觀知識的學習之外,作爲晚輩從這本書中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朱老師在面對新概念時選擇沉下心來,用科學的方法論來進行研究,從而對未來世界做出更加准確的預判;27歲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在面對新概念時只是一笑置之呢?

可能因爲我是做風險投資出身的,對於世界的變化以及不確定性有着職業習慣性的興奮與好奇,至今很感激紅杉教給我的箴言:“面對有亮點的早期項目,要更積極一些”。其實很多偉大的投資都來自於非共識,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許許多多很成功的公司其實在他們處於天使輪、A輪的時候往往都是被大多數人不看好的項目。我想,今天我們所面對的“元宇宙”、“WEB3.0”也一樣,因爲概念很新、行業發展階段很早,容易因爲很多尚不成熟的缺點被放大,導致這些概念被大多數人帶着有色眼鏡來看待。作爲學者,能做的是基於科學的方法對新概念進行客觀的描述和分析,並呈現給大家,幫助大家更加客觀、理性、开放地去接納新事物。這也是我們爲什么會撰寫《WEB3.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的初衷。

何爲WEB3.0?在《WEB3.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這本書中我們用了同一個詞來定義了WEB1.0、WEB2.0、WEB3.0三個時代——所JIAN即所得。

(1)所見即所得:WEB1.0時代最主流的商業應用是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例如當年的Google和搜狐。相信大家印象很深刻,那個PC互聯網時代,我們上網衝浪更多的是單項地接收信息,所以是“看見”的“見”。

(2)所薦即所得:WEB2.0 時代推薦算法的應用讓人們獲取信息的過程變得更便捷與智能。相信大家刷抖音時都很有感觸,其實是系統在根據我們的行爲偏好去做智能推薦。因此我們用“推薦”的“薦”來總結WEB2.0時代互聯網技術的特點。但遺憾的是,WEB2.0時代由於中心化互聯網平台的存在,使得用戶在上網過程中產生的很多數據資產被平台公司所擁有,用戶並不擁有其所有權和衍生商業價值的分配權。

(3)所建即所得:WEB3.0時代我們用了“建設”的“建”來描述其特點,爲什么呢?因爲在WEB3.0時代,在區塊鏈、DeFi、NFT、DAO等基於去中心化思想而實現的技術應用場景下,互聯網技術從連接信息拓展到了連接價值。在WEB3.0體系下,用戶參與了互聯網生態的建設,進而也享有數字資產的所有權、控制權和分配權。

有人說因爲元宇宙和WEB3.0的概念是海外提出的,故適宜元宇宙和WEB3.0生長的土壤應該在海外。我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爲例,雖然技術起源於美國,但中國在移動互聯網生態中的創新在很多方面都做得更出色。只有當技術遇到合適的落地場景時才會开出最美的花。我還記得在紅杉工作期間,美國同事來中國學習時驚訝於我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商業模式和產品玩法上的創新,甚至希望可以把類似的創新copy to US。因此,我不認爲“後發”代表“落後”,元宇宙和WEB3.0自然有適合中國國情的落地實踐,开花結果。不要忘了,Vitalik Buterin在論文《去中心化社會:尋找Web3的靈魂》中赫然引用了《道德經》第62章的內容“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元宇宙和WEB3.0的底層思想本身就來源於中國哲學思想,這是根。

WEB3與元宇宙的關系

朱老師的書更側重“元宇宙”概念,而《WEB3.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則更側重“WEB3.0” 概念。這兩者的關系是什么樣的呢?

從產業實踐來看,“元宇宙”和“WEB3.0”都是在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元宇宙”側重描述人與信息交互方式的升級,在“元宇宙”語境下,人與信息的交互會更加沉浸式,相應的落地產業支撐是VR、AR、AI等科技應用在視覺、觸覺、嗅覺等感官鏈接方面的創新。而 “WEB3.0” 側重描述人與信息所有權關系的變化,在WEB2.0時代,用戶的數字資產更多被掌握在中心化的平台公司手中,而在“WEB3.0”語境下,用戶自身則掌握了數字資產的所有權及其相關衍生權力。

從理論上來看,WEB3.0也可以被理解爲元宇宙的基礎設施。正如《WEB3.0:賦能數字經濟新時代》書中所梳理的,幾個核心概念實際上構成了WEB3.0的整個基礎設施體系:(1)底層技術是區塊鏈(2)金融系統是DeFi(3)數字商品是NFT(4)組織範式是DAO。這一切爲元宇宙的建構提供了一整套基礎設施系統。元宇宙的最終愿景是構建一個打通“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數字時空,而這一整套基礎設施系統通過具體的技術形態,解決了很多從數字化時代开啓時就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何在虛擬的空間創造真實可靠的“信用”和“共識”?如何確立數字物權的歸屬和轉移?如何以有序且民主的形式進行數字化組織的決策與管理。元宇宙賦予了Web3.0的向上生長的動力,而Web3.0爲元宇宙提供了持續發展的根基。我相信,互聯網的未來將由元宇宙和Web3.0共同塑造。

大哉乾坤內,吾道長悠悠

翻开這本書第一頁,是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的一句話:“我們通過自己的觀察來創造歷史,而不是歷史創造我們。”(We create history by our observation, rather than history creating us.) 新事物在發展初期固然有很多瑕疵,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學習進而提高辨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樂觀地參與新事物的建構中。

第一,在各界對於新概念尚未形成共識期,我們在保持好奇心的同時要警惕打着“元宇宙”“WEB3.0”旗號的騙局,保持清晰的思路、審慎和理性。

第二,“元宇宙”和“WEB3.0”概念的視角宏大,因此具有生態屬性,那么對於期望參與其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理論要求,需要跨學科思維。

第三,科技新概念的背後是人類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期待我們在科技向善的理念下共同探索更美好世界的到來。

最後,感謝朱老師這本《元宇宙與數字經濟》給予我的諸多思考,也希望這本書能給予更多人新的認知與感悟。

撰文 | 杜雨

紅杉中國前風險投資人

標題:WEB3.0與元宇宙:描述未來人與信息之間的關系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384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