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書法泡茶」才能開啟親子對話 江振誠父親給了他時間節奏的啟蒙:刻意緩慢就能找回專注

發表於 2023-08-30 05:3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時間成就醍醐味

法國料理一直有一種觀點:即使食材一模一樣,配方相同,煮的時間愈長,食物就愈好喫。如果匆促慌忙烹煮,食物一定不會好喫。時間自帶魔法:咖哩放過一天味道更濃鬱、牛排煎起來要靜置三或五分鐘、肉品熟成要等待幾個星期、酵母發酵需要時間⋯⋯。對我來說,那種「緩慢」,暗示我們可以期待更好的結果。

關於時間的體悟,得從我的童年說起。我父親今年七十五歲,他的作息步調緩慢而有節奏。從小到大,他如果想找孩子聊天, 就會說:「來,泡茶。」或是:「來,下棋。」「來,寫字。」當他這樣說時,就知道他想聊天,但不是那種嚴肅講大道理的談話,只是日常的閒聊。

我跟父親獨處時,通常只做三件事情:寫書法、下棋(圍棋、五子棋、黑白棋等),以及泡茶,但每一項都要花時間。為什麼一定要做這些?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爸如果不做這些事情,就沒有辦法跟孩子講話。

(本文出自《工作美學》)
不知什麼緣故,我們不是那種可以輕鬆坐下來聊天的父子,坐在一起,彼此都會感到尷尬,從小到大都是如此。我們之間要一起做某件事,做為「中介物」,而且這件事必須花上一段時間,太短也不行。因為小時候我好動坐不住,如果不需花時間,就會很快想溜之大吉。

所以,我們之間要有一件「放慢」時間的東西:下棋、書法、泡茶都是。父親很喜歡泡茶,泡茶要先等水滾,我們就坐著,等水滾、等茶葉舒展、等味道出來。在這段等待的空白,空氣的密度也會逐漸改變,父親才會開始問我:「最近學校怎麼樣啊?」「打工還好嗎?」透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我們就能話家常,這也成為我們父子的相處之道。

因此,每次與人對談時,潛意識中我總感到我們之間有一盤棋,或是一壺茶、一副宣紙毛筆,沒有辦法加速,只能放慢。它是無形的,但自有其節奏。

學會刻意的緩慢

這種節奏給我一種深刻而長遠的影響,讓我慢下來,學會「刻意的緩慢」。比起哥哥、姊姊,老么的我,對爸爸「來泡茶」、想要聊天的要求,沒什麼抗拒。我也是家裡唯一會想跟媽媽一起待在廚房做菜的人。如今回想,媽媽給我味道的啟蒙,父親給我時間節奏的啟蒙。爸爸步調緩慢,媽媽開過餐館,時間拿捏要求極為精準,潛移默化後,兩個特質我身上都有。

在這個時代,所有的東西都爭快,讓我們也跟著快,好像整個時空都在旋轉,失去了放慢速度的能力。當我發現自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不自覺的跟著外界快起來,就會提醒自己緩慢的必要,這時,我也會想起父親,回憶著時間質感變動的奧妙。刻意「 放慢速度」,是因為這是找回專注的方法。

車子有油門,也有煞車,目的就是讓我們可以慢一點,停下來。閱讀一本書時,我也寧願看紙本,因為書籍的排版方式、翻頁動作,都會讓我們不自覺的慢下來,對於裡面描述的內容,印象會更加深刻。

美好的事物有時非常短暫,我會希望時間可以放慢,終至凝固,變成冰晶雪花般的自足完美,讓人記得住。如同我曾經寫下的:「料理最美的過程就在於時間,時間為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增進了可貴的觀察力,人們往往忽略了在學習過程中投入時間的重要性。」

(本文出自《工作美學》作者:江振誠

編輯推薦

  • 一道馬鈴薯泥戳破職場即戰力迷思 江振誠:花了很多年,才理解「沒經驗比有經驗更好」

  • 每天宜蘭台北通勤不累? 江振誠曝在雪隧四十分鐘進入「類真空」、用時間質感找回工作效率

標題:「下棋書法泡茶」才能開啟親子對話 江振誠父親給了他時間節奏的啟蒙:刻意緩慢就能找回專注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3876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