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滿十週年——2013年中國「兩會」上習近平正式成為國家主席,當年9月他到訪中亞第一大國哈薩克,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並在10月於印尼國會演講時提出「海上絲綢之路」。
當年11月,「一帶一路」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被確立為中國國家戰略,成為中國新領導人雄心勃勃的「大國外交」戰略的核心支柱。
展望下個十年,中國是否還會將「一帶一路」雄心勃勃地推行下去,還是會適時調整,從而適應緊張的地緣戰略關係,以及不斷放緩的國內經濟?
為什麼要搞「一帶一路」?
從時機來看,習近平上台僅僅幾個月,就推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並在之後的各種大政方針中反覆提及,成為他執政時代最具標誌性的政策之一。
陳功認為,「一帶一路」發軔於胡錦濤時代,中國經濟快速崛起,同時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比如產能過剩、庫存積壓、金融問題,以及勞動力成本上升。
「當時決策者就向外看,把中國的產能向全球稀釋,把壓力釋放出去,還可能形成金融貨幣聯盟,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很多好處。」陳功稱,應該說目的就是讓中國經濟繼續均衡、平穩地運行下去,把高速成長的態勢繼續延長三五年,甚至七八年。
梁亞濱稱,「一帶一路」倡議不再是單純的資本輸出和商品交換,而是依托基礎設施建設為新型經濟奠定基礎,打破地緣政治上高風險國家中普遍存在的貧窮與動蕩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
「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動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極,打造更加扁平與民主的全球權力與財富分配結構。」梁亞濱總結。
「一帶一路」成功了嗎?
在「一帶一路」提出之初,有媒體將其稱之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十年之後,僅從從數據上來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截至今年6月,152個國家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與他們的貿易額從2013年的1兆美元,成長到2兆美元。中國對這些國家總共投資了3000多個項目,非金融類投資達到7859億元,其中大部分變成了當地的港口、鐵路、橋樑、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