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全球房地產價值的急遽上升,「買房」似乎越來越成為年輕人遙不可及的夢想。更加雪上加霜的是,較差的住房條件似乎與身心健康低落有關。刊載於權威醫學刊物《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表明,租屋者的「生理年齡」衰老速度似乎快於購屋者,且影響幾乎是失業的2倍。
租房子比買房還要折壽? 研究:租屋行為恐加快生理年齡
另外,研究亦透過問卷蒐集受試者對現有居所的看法,例如房租過高、空間狹小、拖欠房租,以及住房保有權、建築風格、冷暖裝置、地理位置等其他資訊。問卷結果與血液樣本比對分析後,研究發現,以下幾種居住狀況與生理年齡顯著老化有關:
1.租屋(加快0.047年)
3.居住於租賃式公寓(加快0.033年)
4.空調設施不足(加快0.024年)
6.房屋款項支付困難(加快0.015年)
租屋者折壽風險比失業者高2倍 住社會住宅影響與買房者無異
另外,研究也發現,居住在私人出租的住所,對於生物老化的影響遠大於失業:分析表明,居住在私人出租房屋(0.046年)對老齡化的影響幾乎是失業(0.027年)的2倍,而失業對老齡化的影響與反覆拖欠租金(0.033 年)相似。不過,若是居住於社會住宅,得以支付較低租金者,其生理年齡衰老徵象與擁有房地產者沒有顯著差別。
研究結果表明,租賃形式、金錢困難與惡劣環境等,可能是使生理年齡加速衰老的潛在因素,且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然而,研究團隊強調,生理年齡的衰老與實際年齡不同,可以透過生活型態的改善加以逆轉,這也突顯了住房政策的變化,在改善租房者健康方面的巨大潛力。
然而,由於這項研究屬於觀察性試驗,因此無法確定居住環境與生理年齡之間的因果關係。DNA甲基化數據也存在分析困難,因為其完全來自於歐洲白種人的受訪者。未來需要納入更多樣本與種族,以進一步分析兩者間的關聯性。
每年修繕費多20萬新台幣 專家曝「千禧世代」不買房3原因
縱然租屋環境可能損害生理年齡,買房對於許多年輕人而言,依舊是不可跨越的一道高牆。瑞士巴塞爾大學商業和經濟學院Alois Stutzer博士強調,對於許多「千禧世代而言,擁有房屋是「遙不可及」的。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千禧世代(35歲以下)擁有房屋,比起戰後嬰兒潮世代與X世代比起來,25-34歲的房屋擁有率降低了8-9%左右。維護房屋對於大多數擁房者而言既昂貴又耗時。房主可能得花更少的時間和金錢在度假、娛樂或外出用餐上,「擁有房屋通常意味著放棄了物質層面的享受」。
Stutzer博士指出,2019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千禧世代房主的最大抱怨,是低估了擁有房屋的「隱藏成本」。除了頭期款與房貸的成本外,房主還必須準備房屋維修與基本維護上。根據201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房主平均每年在家居裝修項目上需平均額外花費6,649美元,相當於將近新台幣20萬元。
Stutzer表示,「如果買房意味著你必須工作更長的時間,而且會失去與朋友、家人相處的時刻,可能導致生活品質的下降。那麼買房所產生的幸福感或許將不如預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原標題:沒擁房讓租屋族「更短命」? 《BMJ》研究:「6大租房問題」恐加速生理年齡老化)
責任編輯/李艾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