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德國與義大利,日本對於自給自足的關注也根植於一次大戰。在研究過一次大戰的歷史之後,日本軍方菁英深信,自明治維新以來始終是日本楷模的德意志帝國,其遭到協約國封鎖的慘痛經驗對日本來說是一項切膚的教訓。
儘管極端民族主義者迷戀滿洲國,日本政府仍舊持續推動相對自由的貿易,同時在全球經濟體系中保持高度依存的立場。這主要是因為受到大藏大臣(相當於日本的財政大臣)高橋是清的影響,因為他過去致力於再通膨與國家主導的投資計畫,曾在一九三○年代中期為日本帶來一波經濟榮景。某種程度上,日本的經濟開放與它的經濟成長模式高度相關:日本的工業仰賴鋼鐵、紡織與絲綢產業,需要從海外進口大量的鐵礦、棉花、羊毛與生絲。日本商船隊是全球第三大商船隊,主要營運亞洲域內貿易,也是日本外匯的重要來源。除此之外,日本也並非德國或義大利的天然盟友。事實上,大多數日本民眾都同情遭到義大利帝國主義入侵的衣索比亞。日本人也普遍認為,義大利與衣索比亞的戰爭顯示全球各大國正在加速競爭,因此日本得盡快在東亞建立以東京為核心的經濟圈,才能應對即將到來的挑戰。
一九三六年二月,當歐洲人還在等待國聯石油制裁的決定時,支持極端民族主義的陸軍軍官卻暗殺了高橋是清。高橋是清死後,掌權的年輕改革派官僚加速推行重整軍備。由於日本經濟愈來愈走向中央集權與軍事化,加上國內經濟與國際貿易夥伴高度連結,國際緊張情勢於是逐漸升高。軍事擴張消耗太多資源,逆轉了日本貿易收支的價格結構。由於進口煤與鐵礦的價格漲幅遠遠超過出口價格,造成前所未有的資源短缺。更危險的是,這些進口量不斷增加的原物料,絕大多數來自美國與大英帝國,而這兩國正是最可能反對日本稱霸東亞的國家。一九三六年,日本有七十二%的鐵礦,九十二%的廢鐵,九○%的錳礦,九十七%的銅,八十五%的鋅,八十六%的原棉,七○%的石油與七十四%的橡膠,皆是仰賴美國與大英帝國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