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是發源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技術分析,因為缺乏理論依據和實證成果,普遍受到財經企管學界的鄙視,一位國立大學教授甚至公開在媒體上將之與政客、媒體並列為台灣的「亂源」。然而,至少有一種技術分析方法已經獲得產學兩界的認證,並獲得台灣官方的肯定。
技術分析的榮耀與滄桑
台灣股市成立之際,自然會向美日取經,而且兼顧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例如台灣所稱的「本益比」是從日本移植過來,而「殖利率」則是證交所人員斟酌英文原意翻譯而成。時至今日,分析師每日朗朗上口的,通常都是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的混合體,而且還傳承了許多名句,例如「漲時重勢,跌時重質」,以及大有爭議的「基本分析選股,技術分析擇時」。
然而,主機電腦問世後,技術分析就開始面臨學界的質疑與挑戰,而其結果是業者「慘敗」。例如,有學者用電腦跑出隨機數列並轉化成線路圖,結果業者有模有樣的作出分析,無法辨識出真假。又如,有學者將技術分析的買進與賣出信號寫成電腦程式,然後用實際的股價資料進行驗證,結果顯示其操作績效輸給「買進後不動」的長期投資。
雖然有關技術分析實用性的研究並未就此落幕,偶爾也在實證當中獲得支持,例如移動平均線就是如此,但整體而言多數研究都以「成效不佳」收場。在這段期間,技術分析支持者未能提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據,經常都只能和命理之術的支持者一樣,用「已經存在許多年」這類語言辯駁,但其實只是為了說服自己。
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產學合作的轉捩點。一位學者根據業者提供的資料,證明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並用可以獲得良好成果,而其中所用的技術分析方法是60年代就已經問世的相對強勢(relative strength)(不是簡稱為RSI的相對強弱指標)。隨後該業者著書立說,將選股標準精簡到7項,並根據英文字首簡稱為CANSLIM,其中的L就是用相對強勢來衡量(該書在台灣譯為《笑傲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