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重整、台灣對東協投資攀高 專家點出3大隱憂
發表於 2023-07-10 16: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受惠人口紅利、天然資源以及在美中貿易戰催升的全球供應鏈重整下,東協逐漸成為各國考量投資或轉單的重要區域,近年我國對東協投資佔整體對外投資比重近5成,中經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接受《NOWnews今日新聞》採訪時卻指出,其投資環境仍存在許多挑戰,東協國家在幾年內快速吸收許多外資,且都以製造業為主,在面對缺工、缺地、限電的難題後,不見得能夠負荷龐大的生產量能,故在選擇投資外移時,台商仍須特別注意勞工、土地、水電等問題。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協2021年人口總數達6億6300萬人,與世界各國相比,僅低於中國及印度;東協於2021年GDP達3.3兆美元,於全球各國排名居第5。受惠龐大的人口紅利、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及在美中貿易戰催升的全球供應鏈重整下,東協逐漸成為各國考量投資或轉單的重要區域。
在歷經美中貿易戰與科技紛爭,以及疫情肆虐封控的洗禮後,2018年至2021年,全球外人投資降至5兆4744億美元,較2014至2017年減少23.4%,僅對東協投資逆勢成長逾2成,2018至2021年,外人投資東協排名超越中國,躍升為全球第3。
過往台灣對中國的投資曾有過80至60%的佔比,直至2018年後,驟降至40%左右。自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廠商為了避開在中國投資出口的政治地緣風險以及關稅問題,加上國外客戶也多要求台商轉移至中國以外的地方,設立生產基地,故台灣在近幾年對中國的投資比例降低,對東協投資提升。
我國對東協投資於2006年跨越十億美元大關,2012年因對新加坡有重大投資案挹注,投資金額達到5724百萬美元的歷史高點。在2021、2022年,台灣對東協投資佔整體核備對外投資的比重更提升至44.8%及47.5%,逼近5成。
觀察我國對東協投資的業別,主要集中於製造業,在製造業發展日益成熟穩定下,帶動批發零售業、運輸倉儲業等輔助製造業的服務型產業呈現倍數成長。
徐遵慈指出,除了美中貿易戰、供應鏈移轉外,台商對東協投資增加的原因還包括自由貿易協定(FTA)下的優惠待遇,像是越南與歐盟這幾年FTA生效,故從越南出口到歐盟可享有關稅優惠。另外,台灣的製造業在東南亞的投資增加之後,同時也可帶動服務業增加到東南亞的投資,包括金融、物流、運輸、密發零售等。
她提到,雖然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對東協投資提升,但其投資環境仍存在許多挑戰,像是近期台商在越南投資碰到缺工、土地成本上升以及限電問題,越南在幾年內快速的吸收這麼多外資,且都以製造業為主,在面對上述提及的難題後,當地不見得能夠負荷龐大的生產量能,這也恐使得台灣未來對東協的投資前景,會有稍微趨緩的走勢,故在選擇投資外移基地時,勞工、土地、水電等,皆是廠商須特別注意的問題。
至於東協國家對台灣投資,除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國外,其他地區投資規模都不大,原因在於東協國家本就不屬於對外投資大國,加上對他們來說,來台投資也不見得有利。
雖然台灣與東協對雙方的投資有些差距,但徐遵慈認為,不能將此情形解釋為「雙方投資不對等」,台灣的廠商會尋找最適合的投資環境,其他國家亦然,有些產業顯然不適合在台投資,像是台灣若連自己都將紡織產業外移,那也很難期待其他國家屬於勞力密集的製造業會選擇來台投資。
再者,台灣簽署的FTA並不多,故不太會吸引到把台灣當成是生產出口基地的投資,來台投資的國家多是基於台灣的內需市場,或者半導體供應鏈的需求,譬如說歐洲半導體的設備商來台擴大投資不斷,是由於台積電擴廠需要買設備等供應鏈需求。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協2021年人口總數達6億6300萬人,與世界各國相比,僅低於中國及印度;東協於2021年GDP達3.3兆美元,於全球各國排名居第5。受惠龐大的人口紅利、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及在美中貿易戰催升的全球供應鏈重整下,東協逐漸成為各國考量投資或轉單的重要區域。
在歷經美中貿易戰與科技紛爭,以及疫情肆虐封控的洗禮後,2018年至2021年,全球外人投資降至5兆4744億美元,較2014至2017年減少23.4%,僅對東協投資逆勢成長逾2成,2018至2021年,外人投資東協排名超越中國,躍升為全球第3。
過往台灣對中國的投資曾有過80至60%的佔比,直至2018年後,驟降至40%左右。自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廠商為了避開在中國投資出口的政治地緣風險以及關稅問題,加上國外客戶也多要求台商轉移至中國以外的地方,設立生產基地,故台灣在近幾年對中國的投資比例降低,對東協投資提升。
我國對東協投資於2006年跨越十億美元大關,2012年因對新加坡有重大投資案挹注,投資金額達到5724百萬美元的歷史高點。在2021、2022年,台灣對東協投資佔整體核備對外投資的比重更提升至44.8%及47.5%,逼近5成。
觀察我國對東協投資的業別,主要集中於製造業,在製造業發展日益成熟穩定下,帶動批發零售業、運輸倉儲業等輔助製造業的服務型產業呈現倍數成長。
徐遵慈指出,除了美中貿易戰、供應鏈移轉外,台商對東協投資增加的原因還包括自由貿易協定(FTA)下的優惠待遇,像是越南與歐盟這幾年FTA生效,故從越南出口到歐盟可享有關稅優惠。另外,台灣的製造業在東南亞的投資增加之後,同時也可帶動服務業增加到東南亞的投資,包括金融、物流、運輸、密發零售等。
她提到,雖然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對東協投資提升,但其投資環境仍存在許多挑戰,像是近期台商在越南投資碰到缺工、土地成本上升以及限電問題,越南在幾年內快速的吸收這麼多外資,且都以製造業為主,在面對上述提及的難題後,當地不見得能夠負荷龐大的生產量能,這也恐使得台灣未來對東協的投資前景,會有稍微趨緩的走勢,故在選擇投資外移基地時,勞工、土地、水電等,皆是廠商須特別注意的問題。
至於東協國家對台灣投資,除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國外,其他地區投資規模都不大,原因在於東協國家本就不屬於對外投資大國,加上對他們來說,來台投資也不見得有利。
雖然台灣與東協對雙方的投資有些差距,但徐遵慈認為,不能將此情形解釋為「雙方投資不對等」,台灣的廠商會尋找最適合的投資環境,其他國家亦然,有些產業顯然不適合在台投資,像是台灣若連自己都將紡織產業外移,那也很難期待其他國家屬於勞力密集的製造業會選擇來台投資。
再者,台灣簽署的FTA並不多,故不太會吸引到把台灣當成是生產出口基地的投資,來台投資的國家多是基於台灣的內需市場,或者半導體供應鏈的需求,譬如說歐洲半導體的設備商來台擴大投資不斷,是由於台積電擴廠需要買設備等供應鏈需求。
標題:全球供應鏈重整、台灣對東協投資攀高 專家點出3大隱憂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2110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你可能還喜歡
熱門資訊
6小時前
6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