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市發生一起租屋糾紛,周先生一家於2021年底向某建商租屋,入住後一家人陸續出現呼吸困難、頭暈、胸悶、皮膚出疹等症狀,小孩還經常發生嘔吐情形,送醫後經診斷疑似甲醛、甲苯中毒,才檢測出租的是有毒屋,甲醛、甲苯皆嚴重超標,周先生跟屋主反映,屋主態度消極,僅叫他們開窗、切鳳梨來改善,事隔一年半,周先生不滿建商處理態度,請議員協助。
國人好重裝修
一但裝修交屋不久後,室內空氣品質不良的事件發生時,屋主向室內設計師反映,多數設計師處理的方式,便是將所使用綠建材報告提供給屋主,但事實上空氣不好影響屋主居住健康仍得不到改善,就像該案例曝光後,北市建管處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單位只能就建築材料的使用上,去做規範。
來看現階段國內有關室內裝修相關環節,包括裝修時所使用的綠建材標章規範、材料檢驗單位,及室內空氣品質規範,分別由不同的主責單位負責,依次為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及行政院環保署。
延伸閱讀:
住宅隱私、呼吸權孰重?
一但屋主入住後,就須考量住宅隱私問題,且屋主入住後,另行添加移動式家具,例如沙發、桌椅、軟件等,也有可能因其提高居家甲醛含量,因此隱私權、呼吸權,孰輕孰重較難斷定。
回歸到民眾住家的呼吸權,他們更在意的是居家呼吸的空氣品質健不健康,而不是如何計算室內裝修時,綠建材使用上該如何符合規範;因此在現行法規中,將政府三部門的螺絲釘鎖緊,才能杜絕這類事件再次發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