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己:關於香港 Web3 形勢的若幹觀點
發表於 2023-04-18 10:45 作者: UKISS中文社區
上周發生香港的Web3嘉年華,我雖然沒去,但是心向往之,也密切關注其中的新觀點、新見解。 學到不少,但有一點特別不滿意,就是在公开的討論中沒有人去提及一個最爲重要的問題:香港 Web3 新政背後的決策邏輯是什么?
所以我把這個問題提到了推特上,出現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情況,就是雖然在推上也收到了不少推友的回復,但是很多交流是通過私信和聊天工具發生的,而且還有很多人問我,其他跟你私聊的人表達了什么觀點呢? 這些交流使我越發覺得這個問題值得翻到台面上談一下。
首先要考慮的是時代背景。
當前世界的總體形勢是正在走入一個新冷战階段,時間10–30年,最有可能是20年左右。
這是一個烈度不高、存在灰度的冷战。 這個新冷战的雙方,對於回歸合作固然已經不存幻想,但是都忌憚於激烈對抗的後果,從而希望對於對抗烈度進行管控,因此態度是不堅決的,隨着時間變化會有很多搖擺和曖昧,出現很大的勾兌空間
這個新冷战主要的战場發生在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上。 中國希望憑借實體經濟優勢向上延展,獲得科技創新優勢,實現從創新到制造的全供應鏈自主,而美國希望憑借科技創新優勢向下回收制造業關鍵環節,促使實體經濟回流本土,並且在全球重新配置供應鏈。
美中兩國各自存在風險點。 因此在一個雙方都不夠堅決、烈度有限、又各自有弱點和風險點的冷战中,雙方勢必爲彼此保留較大的溝通渠道、協調機制、回旋余地和勾兌空間。 這種空間越大,爲周邊經濟體、尤其是競爭交界地帶的經濟體所提供的機遇就越大。
其次是關於當前的技術革命。
美國正在發生新一輪科技革命。 這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包括:強人工智能、無人駕駛運載工具、機器人、新的人機交互技術(腦機接口等)、量子計算、新一代宇航技術、衛星互聯網、生物及基因工程、新能源及新材料。 區塊鏈是一種制度型技術,也將在這一輪科技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由於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开放度高、技術擴散門檻低,因此不是競爭的焦點。
科技革命可能轉化爲新工業革命。 美國當前的技術革命只是初現雛形,多個領域同時出現的技術突破是否能夠發生相互的化學作用,激發一場新工業革命,還有待觀察。 但是如果新工業革命發生在美國,那么當前困擾美國的大多數經濟和社會問題將會被一掃而空。
中國將盡全力跟蹤科技革命。 中國沒有輸掉科技競爭的選項,因爲如果輸掉科技競爭,那么之前取得的產業鏈優勢也將蕩然無存,因此中國必然要盡一切可能在這場科技革命中保持不落後。 美國對此也有清楚的認識,因此已經對中國實施了前沿技術的封鎖,力圖確保關鍵技術領域不流入中國、不被中國反超。 反過來,中國也必然傾盡全力,力圖突破封鎖,實現關鍵技術的超越,至少不能出現斷代式的落後。
然後是貨幣金融方面的一些看法。
當前美元加息回流,在全球的地位確實正在下降。 金磚國家提出去美元化,直接原因是美聯儲加息。
中國在這個時間點上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確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另一個後果,就是中國美元儲備下降,港幣承壓。
經過以上背景的准備,可以討論正題了。
區塊鏈有四個作用:第一個是作爲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的基礎設施。 第二是作爲Web3的基礎設施,創造所有權共享的下一代互聯網。 第三是在人類與人工智能和平共處的歷史階段,作爲人類控制和約束人工智能的工具。 第四是在人類、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共同組成的超大規模分布式網絡中進行治理權、能量、算力、數據等重要資源分配的基礎設施。 因此區塊鏈也是下一代科技革命中的關鍵技術,是兵家必爭之地。
但區塊鏈的競爭主要不是設備、技術、工藝、算法等器物層面上的競爭,而是如何應用區塊鏈這種工具創設新結構、新機制的競爭,是制度創新之爭,不是器物創新之爭。
數字資產市場難以在大國內發展,但會在大國競爭的交界地帶找到溫牀。 就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來說,不可否認,經過十年多的發展,在區塊鏈上形成了一個自由的灰色金融市場,這個市場既有超級的創新活力,也是一個欺詐橫行、群魔亂舞、價值觀錯亂的法外之地。 在國際競爭的歷史時期,競爭中的大國不會容許這樣一個灰色金融市場在本國解構和擾亂金融秩序,因此都會傾向於對內嚴管。 但是與此同時,在境外、尤其是競爭的前沿交界地區,存在一個規模有限、影響可控的灰色虛擬經濟區域,有利於兩個陣營進行一些交流、協調和勾兌,各取所需。
因此,中美競爭的交界地區,將出現活躍的區塊鏈數字經濟產業,因此新加坡、香港的Web3雙城記還將持續上演。 兩者的共同點是作爲法治發達的地區,都不會容忍在本地發展出一個欺詐產業,因此對於 Web3 都會予以規範。 某些人期望的濫發ICO割韭菜的時代,不會再來。 但在「可以做什么」的方面,兩城的思路應該會有很大不同。
香港Web3以交易爲導向。 中國寄希望香港承擔與外界進行貿易、金融、貨幣和技術交換的角色,而美國也會在一定範圍內容忍甚至鼓勵香港擔任這個角色,因此香港的Web3市場會更加交易導向,對於灰色數字金融市場的存在和發展的容忍度會高一些,但是對於ICO等融資集資行爲仍會非常謹慎乃至嚴格。
香港Web3仍在試點期,有反復可能。 如果經過一個時期不能夠幫助香港達成預期的目標,甚至由於監管不善,出現一些風險和破壞性金融事件,也有可能會逆轉決策層的看法,導致政策出現反復。 也因此,港府在監管方面並不會放松,力保畫好紅线,守好底线。
新加坡Web3策略更穩健。 相比之下,由於美國供應鏈重構過程中,東盟國家仍然是一個重點,因此新加坡作爲東盟內的主權國家,其全球物流中心的地位並未遭到削弱,反而得到增強。 而在傳統金融領域,其區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在前兩年獲得增強。 因此在贏家心態之下,新加坡更希望在中美競爭的大格局下更進一步,希望成爲全球物流與數字金融的雙重中心,因此會有更強的實體經濟導向,更強的TradFi結合導向,行事越加穩健。
新加坡對灰色數字金融容忍度更低。 贏家心態的另一面是擔心出事。 由於去年Luna、3AC及FTX崩潰,已經使得新加坡認識到不規範的crypto金融機構的潛在高風險和破壞性,爲此會更希望引導Web3的發展正規化、建設性,對灰色數字金融市場的容忍度會低一些,表現爲對相關業務設置較高的准入門檻和較強的事實監管力度。
兩地都不太容易做出世界級的 Web3 社交、遊戲等 2C 類項目。 港新兩地人口有限,Web3 產業都是依托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展,因此都會突出金融特色。 以大量用戶取勝的 Web3 社交、遊戲類項目,不是兩地的比較優勢所在。
兩地都會積極支持 RWA 發展。 近期BIS、花旗銀行等機構反復強調真實世界資產通證化(RWA tokenization)的潛力,相信這一方向會得到港、新兩地的高度重視。 香港背靠內地,具有巨量的 RWA 資源,可以充當很好的金融橋梁。 新加坡有扼守全球最重要供應鏈的區位優勢,可以基於跨國供應鏈進行貿易金融 RWA 的拓展。
原文作者:孟己的區塊鏈思考
原文來源:
https://www.link1.news/news/2591542230384640
標題:孟己:關於香港 Web3 形勢的若幹觀點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244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