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N經濟通》百度欠擺渡?造車虧大錢
發表於 2024-12-24 08:00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極越汽車驚傳倒閉,百度造車再度夢碎。(彭博)
極越汽車成泡沫 百度停損求解脫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車市內捲嚴重,連中國兩大行業巨頭百度和吉利汽車合資的造車項目「極越汽車」(Jiyue)也扛不住,傳出財務出現巨大黑洞,不但CEO遭員工圍堵,多個部門也已原地解散,整體營運搖搖欲墜。
根據百度內部人士稱,曾派財務團隊進入極越做盡職調查,為後續的投資做準備。但卻發現,極越財務一攤爛帳、有高達70億元人民幣的窟窿黑洞,於是決定不再繼續投資,「煞車」求生。
中國業內人士表示,儘管極越汽車尚未破產,但經過這樣一鬧,公司本質上也已經接近休克。因此,「百度放棄造車」的傳言,在中國甚囂塵上。
極越汽車的前身為集度汽車,在2021年由百度和吉利汽車共同創建,當時百度持股55%、吉利汽車45%。這時期的造車項目是由百度主導,但因生產品質問題,才過了2年半,集度汽車就在一夜間就變成了吉利的極越汽車。
公司股權結構同時轉變,吉利汽車的持股提升到65%、百度降至35%。中國網友發現,當時集度官方微博帳號內容除了被清空外,百度也悄悄地刪掉了2年前那篇《是的,百度造車了》的官方宣言。
與百度合資成立電動車品牌集度之際,吉利汽車同時推出「極氪」品牌。(彭博)
百度寄望自駕系統 可應用在量產車上
一直以來,百度期望能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在量產車上。在2021年百度宣布造車時,帶動股價一波拉升,公司市值回到800億美元之上。當時李彥宏曾公開豪言,集度將在自動駕駛技術上領先特斯拉一代。
但在極越造車上,百度主要是以股東和財務投資人的身份參與、對管理層放權,相較同時期起跑的小米汽車創辦人雷軍親自擔綱造車項目,其一票高階主管也不遺餘力參與宣導,兩者差距甚遠。
至於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集度汽車成立之初,就將吉利定位在支持者的角色,但吉利汽車卻在同時,在電動車領域也推出自己的品牌「極氪」(Zeekr)。分析師指出,從持股比例來看,百度在多數時間是扮演供應商的角色,極越則是吉利的控股子公司,對於吉利來說,極氪才是真正的親兒子。
中媒指出,今年5月份極氪已在美國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誓言將力拼百萬銷量,若從極越與極氪的產品定位來看,在市場上是明顯的競爭關係。
小米「All in」造車,第一輛電動車的投資額是同行的10倍。(美聯社)
百度小小投資 投機意味濃
在2021年,李彥宏向集度內部員工表示,恨不得和大家一起造車,但近一年後,他的說法已經變成了百度可以支持,但是不能下場自己造車。市場人士認為,李彥宏論述轉變的背後,其態度已轉向遊離,主要是他想以在網路市場的影響力振臂一呼,然後各類資本會湧進來支持極越。
業內人士指出,百度支持極越造車的資金,是遠小於其他入局造車的網路公司,初期投資金額約介於50億元人民幣至60億元人民幣左右,後續再無實際投資,僅在B輪增資時,李彥宏與武漢政府協商爭取到100億元人民幣的授信額度。
但作為對比,小米汽車創辦人雷軍在2023年12月中旬透露,一般車企造一輛車的總計投入約300人至400人之間,投資金額約10億至20億元人民幣,小米汽車第一輛車約投入了3400名工程師,研發費用超100億元人民幣,是同行「十倍以上的投入」。
雷軍強調,未來10年還將投入100億美元「all in」造車;中國電動車企蔚來CEO李斌表示,電動車造車需要儲備的資金門檻,至少需要400億元人民幣。
極越創始員工稱,本質上百度對極越更像是投機,而不是投資。而中國網友則評論,和雷軍「All in造車」相比,百度只能算表面上的「All in」。
知情人士表示,2023年以後,百度將重心向大語言模型傾斜,專注於投資孵化大語言模型。伴隨百度轉向,極越對於百度的存在感也迅速削弱,百度自身的智駕團隊出現裁員收縮。中媒指出,極越沒有中國政府投資,完全依賴百度一家;這意味著,一旦百度不再支持,對極越造車將是致命打擊。
因此,當極越出現資金鏈斷裂後,百度未伸出援手,甚至在後續協商過程中神隱,極越只能原地被迫自救。這現象與極越董事長夏一平不只一次表示,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增資,並且積極聯繫投資方」,不謀而合。
極越內部管理失序,資源和人才冗餘,間接導致行業競爭力喪失。(彭博)
管理失序 內耗衝擊競爭力
中國發展電動車,百度算是最早出發的那一批,在2013年已成立相關團隊打造汽車智慧軟體。據報導,2017年4月時,百度「Apollo計劃」,將開放軟體平台幫助汽車公司建立自動駕駛系統,首批合作方包括江淮、北汽和奇瑞等傳統汽車公司。
只是百度的Apollo計劃並沒有順利進行,因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不是主機廠唯一的選擇,同為競爭者的華為,其行業實力不容小覷。此外,汽車公司通常希望打造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態,而非單純加入某一大廠體系,淪為「代工」。
因此,當極越成立後,百度的Apollo系統應用就是在量產車上第一個正式項目。
不過,極越內部人指出,百度交付給極越的行泊一體技術,實際上是不能更動、改變的固定系統模式,「要求百度改BUG很難,通常要等兩三週」。所有的一切只能等待百度決策,極越內部只能被動等待。
簡單來說,極越只能從性能角度檢驗,無法改動內部邏輯,然後將發現的問題提報給百度。對此,極越智駕團隊也曾自行招募智駕員工,希望強化自研能力,與百度各自負責一些功能模組,力求突破內部夾擊的困境。
當時內部人士認為,極越智駕團隊和百度Apollo在智駕工程和技術的某些層面上實際上是競爭對手。最後,工作範圍仍是沒能釐清,加上層層通報、層層等待的合作方式,導致了雙方日常合作的效率極低,極越智駕團隊成員也相繼在今年3月被裁退和離職。
業內人士認為,極越員工基本上來自特斯拉、通用等知名汽車公司,待遇標準在業界平均之上,入職也會給予選擇權。但極越內部管理失序的縮影,資源和人才冗餘,間接導致這家公司內部出現無意義競爭,很難共同朝著一個目標發揮整體戰鬥力。
百度投資電動車企頻失利。(彭博)
投資頻失利 臨陣逃脫也不是第一次
極越汽車並不是百度第一家投資的車企。在此之前,百度曾投資過威馬汽車和蔚來汽車,但這三家中,已有兩家深陷營運危機。
據報導,2017年蔚來汽車完成6億美元的新一輪增資,當時是由百度資本與騰訊共同領投,在此輪增資後,百度成為蔚來汽車的重要股東之一。不過,2019年蔚來出現財務危機,股價一度跌至1.19美元/股,瀕臨1美元的退市紅線,但百度並未「雪中送炭」,反而選擇拋售蔚來股票。
至於威馬汽車,曾是中國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梯次」,市場上一度與蔚來、小鵬和理想齊名。百度自2017年起多次加碼威馬的多輪增資,除了成為威馬最大的外部股東,也為威馬量產車型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但2022年威馬汽車爆出經營惡化,其工廠停產、經銷商退網、總部大樓租金拖欠接連曝光,2023年10月申請破產重整,成為百度投資的首家「倒下」的電動車汽車企業。
而極越汽車,百度在2023年8月從大股東退居為小股東後,提供給極越的支援也持續減少。業內人士指出,百度本答應在今年11月底提供給極越約10億元人民幣,用以進行貸款償還並恢復生產,但卻未如約到帳,成為壓倒極越汽車的最後一根稻草。
「百度造」電動車恐消失,未來恐專心在智駕軟體開發上。(擷取自網路)
造車十年仍迷路 百度淪玩票
分析師指出,百度的核心業務集中在搜尋引擎和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儘管電動車汽車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但高風險、高投入的特性,與百度的主要業務和長期戰略規劃並不完全吻合。而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百度在電動車汽車領域的投資,也遭遇連續的挫折,三次的投資並未帶來預期的回報,甚至還出現財務損失。
業內人士指出,百度在電動車領域的策略定位是技術服務供應商,而非直接的汽車製造商。這點可從百度持續投入Apollo智駕平台與推廣見到端倪。因此,李彥宏確實很少為百度造車站台,比較傾向於在幕後推動項目,這與華為余承東和小米雷軍的高調宣傳不同。
中媒指出,也許百度在骨子裡就沒有認同過,電動車會成為自己的一條現金流「大腿」。因為在接連三次的造車投資項目裡,百度拿到的是淘汰賽的入場券,距離正式介入自動駕駛領域也已過去了十年,未來恐難再見到「百度造」的電動車了。
標題:LTN經濟通》百度欠擺渡?造車虧大錢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19108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