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依據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3千9百萬人。失智症相關成本為每年1.3兆美元,且至2030年若因照顧成本增加更有可能達到2.8兆美元。照護者為家人或親信者佔了5成,阿茲海默症帶來的支出成本不只醫療,更多還有社會成本。
台灣的失智人口約30多萬人,多為阿茲海默症。美國也有超過600萬人罹患。失智症多以65歲以上為主,且每增加5歲更增加1倍罹患機率。失智症帶來的影響除了病患本身,更是家人沈重的負擔。
輕微症狀仍要提早就醫
新光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劉子洋說明,阿茲海默症從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可看出大腦有不正常蛋白的產生,從大腦改變、退化到有症狀產生,通常可能已經十幾二十年。因此,即便只有輕微症狀仍要提早就醫,儘早發現與治療仍是目前延緩惡化的唯一方法。
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但以前的事件卻常記起,因此常錯誤拼湊事件,或者反覆講同樣的事;其次是能力的衰退,如本來很擅長的事情卻出錯,原來都記得喫藥開始忘記,或本來都可以自己看醫生卻出現困難等;另外則像是性格的改變,原來脾氣很溫和卻變得暴躁或是相反,甚至出現幻聽、幻覺。
新藥發展2023年有所突破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這幾十年來上百種新藥的研發與臨牀實驗,治療方向終於有所突破,今年年初FDA批准日本藥廠衛採(Eisai)與美國同業百健(Biogen)共同研發的阿茲海默症新藥lecanemab,依據臨牀試驗結果發現,使用lecanemab藥物的早期患者認知退化速度較對照組減緩27%;美國製藥大廠禮來(Eli Lilly)也研發新藥,經臨牀三期試驗證實,能減緩早期患者認知功能衰退35%,6月將遞交FDA審核。
立即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