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惡化,從華爾街和全球金融市場都在談論著中國是否陷入通縮和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危機。七月底BBC一則分析7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經濟險境到底提出什麼解方?報導指出,這次使用了「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等用語,「似乎確實有強刺激的傾向,股市隨即應聲上漲。」 報導引用匯豐銀行經濟學家辛怡然的意見指出:這些政策宣示對經濟復蘇提供一些支持,「儘管如此,如果不採取大水漫灌的措施,預計今年的經濟復蘇將保持漸進的步伐,GDP 增長率可能達到 5.3%。」
就在7月底政治局會議之前,瑞銀在7月14日出版的研究報告估計,目前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各種城投公司)的負債達58.6兆人民幣,已達其GDP的48%。其中35%如果沒有地方政府金援將無法用其盈餘支付到期利息,而81% LGFV若只依賴其營運的現金流最終或將陷入債務違約。更不幸的是,穆迪調降中國最大的房產公司碧桂園的的債劵信用評等,使碧桂園債劵價格從面值跌落87%,股票價格也比2020年11月跌了近90%。與此同時,中國主要13大城市7月份樓市交易環比和同比雙雙下跌超過40%,3線城市甚致下跌86%,更是讓以3線和4線城市為主要業務的碧桂園籠罩在破產的恐懼中。
地方政府的財政和地產公司的崩盤危機,讓好不容易反彈的中國股市瀰漫著強烈的不確定性。讓筆者對中國經濟前景悲觀的最大原因在於:中國目前的宏觀政策戰略存在著結構性矛盾,除非大幅調整,很難扭轉經濟繼續快速惡化的趨勢,更難維繫資本市場的信心。這些結構性矛盾包括:
保守貨幣政策加劇通縮惡性循環風險
碧桂園危機讓民營房地產公司可能出現骨牌式的倒閉風潮。房地產垮了, 地方政府投資平台債務將難逃成為壞帳的命運。「債務積壓」現象將使得中國進入資產負債表的長期通縮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