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年度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20個國家簽署承諾書,計劃在2050年前將各自的核能發電容量擴大到目前的3倍,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此同時,德國等國家依然堅定地揮別核電。核電究竟是不是氣候救星?其實際成本究竟有多少?
簽署國家表示,如果不擴建核電,世界就無法實現溫室氣體淨排放歸零。世界核能協會也稱讚承諾書「意義非常重大」。該組織發言人普列斯頓(Henry Preston)對德國之聲說:「這是多國領導人首次齊聚氣候峰會設立了這樣的目標,從而告訴世人核能在淨排放歸零過程中的重要性。」
幾十座新核電廠
根據承諾書,這些國家將採取現有核電機組延壽、新建新型反應爐等措施。不過,將核電產能增加到現在的三倍絕非易事。各國政府需要加快審批新核電項目,並做出巨額財政承諾。目前的核電項目往往面臨長時間的建設延期,且交付時的耗費遠遠超過預算。因此,許多分析人士都對最新的承諾表示懷疑。
核、風、光互補?
核電支持者認為,當陰雨連綿、風平浪靜之時,核電就能接替風力發電機、太陽能發電板,在電網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能源轉型的進一步推進,風光資源的不穩定性就越發對電網安全運行構成挑戰。
與此同時,反對核電的環保人士則認為,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實際成本要遠遠低於核電。
盡管核廢料處置問題依然未解,歐盟去年依然將核電列入了綠色清潔能源。對於核電產業,這是巨大福音。在此次簽署核電擴容承諾書的20個國家中,有13個來自歐洲。其中,僅法國就在去年表示新建6座核電機組,還有8座正在考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