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TM富拓: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邁出大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三
發表於 2023-01-22 11:55 作者: 區塊鏈情報速遞pro
FXTM富拓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立足我國國情農情,領導億萬農民譜寫了農村改革發展的壯麗篇章。從开展土地改革到實行農業合作化,從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從打好脫貧攻堅战到實施鄉村振興战略,一系列“三農”改革建設的創舉,推動了農村體制機制不斷創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二三產業生產力解放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持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战略,精准扶貧成效舉世矚目,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爲黨和國家开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提供了重要支撐。
FXTM富拓 一、農業生產不斷邁上新台階,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一)糧食產量逐步穩定在較高水平,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949年我國糧食產量2264億斤,人均糧食產量209公斤,無法滿足人們的溫飽需求。上世紀50—70年代糧食生產有了一定發展,1978年糧食產量6095億斤。改革开放以來,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爲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啓動農產品(000061)流通體制改革,徹底取消農業稅,建立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促進糧食產量快速增長。2012年我國糧食產量[1]12245億斤,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躍上新台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生產,明確要求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鞏固提升,2018年糧食產量13158億斤,比1949年增長4.8倍,年均增長2.6%;人均糧食產量472公斤,比1949年增長1.3倍,守住了國家糧食安全底线。
(二)農業生產結構不斷優化,保持持續協調發展
我國農業實現了由單一以種植業爲主的傳統農業向農林牧漁業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業轉變。2018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358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52年增長17.2倍,年均增長4.5%。從產值構成來看,1952年農業產值佔農林牧漁四業產值的比重爲85.9%,處於絕對主導地位,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產值所佔比重分別爲1.6%、11.2%和1.3%。改革开放以來,林、牧、漁業全面發展。2018年農業產值佔農林牧漁業四業產值的比重爲57.1%,比1952年下降28.8個百分點;林業佔5.0%,提高3.4個百分點;畜牧業佔26.6%,提高15.4個百分點;漁業佔11.3%,提高10.0個百分點。
從種植業內部來看,種植業生產由單一以糧食作物種植爲主向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轉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2018年累計增加大豆種植面積2000多萬畝,糧改飼面積達到1400多萬畝。從畜牧業內部來看,畜牧業生產由單一的以生豬生產爲主向豬牛羊禽多品種全面發展轉變。豬肉產量佔肉類總產量比重由1985年的85.9%下降到2018年的62.7%,牛肉、羊肉、禽肉產量佔比由2.4%、3.1%、8.3%上升到7.5%、5.5%、23.1%。
農產品品質顯著提升。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战略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斷提高。2018年全國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量)5653萬噸,比2015年減少369萬噸,下降6.1%。農藥使用量150萬噸,比2015年減少28萬噸,下降15.7%。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4%。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面積佔比爲30%,節水小麥品種面積佔比爲20%。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持續保持在96%以上。截至2018年底,我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總數達12.2萬個。主要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6%以上,2018年總體合格率達到97.5%,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
(三)農業生產組織方式和模式發生重大變化,生產效率明顯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加快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農業生產組織方式發生深刻變革。2018年全國家庭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3億畝。農村土地流轉助推農業規模化發展。2016年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以下簡稱農普結果)顯示,耕地規模化[2]耕種面積佔全部實際耕地耕種面積的比重爲28.6%。規模化生豬養殖存欄佔比爲62.9%,規模化家禽養殖存欄佔比達到73.9%。適度規模經營加快發展,不僅有利於穩定農業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有利於提高農業的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平。
新型經營主體大量湧現,現代農業活力增強。國家着力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數量快速增加,規模日益擴大。2018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7萬家,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合作社217萬個,家庭農場60萬個。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不斷壯大,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下鄉人員加入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截至2018年底,各類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達780萬人。新型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在應用新技術、推廣新品種、开拓新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在成爲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
農業新模式快速發展,拓展了農業多種功能。跨界配置農業和現代產業要素,設施農業、觀光休闲農業、農產品電商等新模式快速發展。2018年末全國農業設施數量3000多萬個,設施農業佔地面積近4000萬畝。設施農業改變了農業生產的季節性,拓寬了農業生產的時空分布。2018年全國休闲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遊客約30億人次,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產業內涵由原來單純的觀光遊,逐步拓展到民俗文化、農事節慶、科技創意等,促進休闲農業和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農業農村領域快速延伸,農產品電商方興未艾。農普結果顯示,全國有25.1%的村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2018年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3000億元。
二、鄉村基礎設施顯著增強,生產生活環境條件明顯改善
(一)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防災抗災能力增強
藏糧於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業生產基礎單薄。上世紀50—70年代,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推進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改革开放以來,我國持續开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農田灌溉條件明顯改善。2018年全國耕地灌溉面積10.2億畝,比1952年增長2.4倍,年均增長1.9%。深入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工程,加快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生態友好的高標准農田,全國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6.4億畝,完成9.7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任務。農業生產條件持續改善,“靠天喫飯”的局面正在逐步改變。
(二)農業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大大解放了生產力
深入實施藏糧於技战略,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升,1952年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僅18.4萬千瓦,1978年爲11750萬千瓦,2018年達到10.0億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7%,其中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0%。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標志着我國農業生產方式以人畜力爲主轉入到以機械作業爲主的階段。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日益增強,2018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3%,比2005年提高了10.3個百分點。科技助力糧食單產不斷提升,由1952年的88公斤/畝提高到2018年的375公斤/畝。
(三)水電路網建設提速,農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絕大部分農村照明靠煤油燈,飲水直接靠井水、河水。上世紀50—70年代農村建設有了發展。改革开放以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電氣化有序推進。農村用電量由1952年的0.5億千瓦時增加到2018年的9359億千瓦時。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鄉村飲水狀況大幅改善。農普結果顯示,47.7%的農戶飲用經過淨化處理的自來水。公路和網絡建設成效明顯,據交通運輸部統計,全國農村公路總裏程由1978年的59.6萬公裏增加到2018年的404萬公裏。截至2018年底,99.6%的鄉鎮、99.5%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99.1%的鄉鎮、96.5%的建制村通了客車,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四好”農村路長效機制正在形成。農普結果顯示,61.9%的村內主要道路有路燈;99.5%的村通電話;82.8%的村安裝了有线電視;89.9%的村通寬帶互聯網。
(四)垃圾污水處理能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村容村貌日益幹淨整潔。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曾經“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的農村環境逐漸成爲歷史。農普結果顯示,90.8%的鄉鎮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73.9%的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17.4%的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或部分集中處理。農村“廁所革命”加快推進,基本衛生條件明顯改善。農普結果顯示,使用水衝式衛生廁所的農戶佔36.2%;使用衛生旱廁的農戶佔12.4%。
三、鄉村公共服務全面提升,爲農村生產生活提供了強大支撐
(一)鄉村教育快速發展,農村居民文化素質明顯提高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村教育十分落後。改革开放以來,國家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战略地位,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大力支持農村教育,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教育脫貧攻堅等重大工程。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9年3月,全國92.7%的縣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更多農村孩子享受到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建立覆蓋從學前到研究生教育的全學段學生資助政策體系。農普結果顯示,初中文化程度的農村居民佔42.5%,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的農村居民佔11.0%,大專及以上的農村居民佔3.9%,農村居民文化素質明顯提升。
(二)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農村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
新中國成立初期,廣大農村缺醫少藥。上世紀50—70年代,農村衛生機構逐步建立,“赤腳醫生”發揮了歷史作用。改革开放以來,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以縣級醫院爲龍頭、鄉鎮衛生院爲樞紐、村衛生室爲基礎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快形成,農村醫療衛生狀況大爲改觀。2018年全國鄉鎮衛生院3.6萬個,牀位133萬張,衛生人員139萬人;村衛生室62.2萬個,人員達144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8.1萬人、注冊護士15.3萬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90.7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醫療醫保事業深入發展,各級財政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人均補助標准逐年提高,2018年達到490元。新農合政策範圍內門診和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50%和75%左右。隨着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和醫療保障水平提高,農村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農村孕產婦死亡率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500/10萬下降到2018年的19.9/10萬,農村嬰兒死亡率從200‰下降到7.3‰。
(三)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加快形成,農村“養老難”問題逐步緩解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養老保障尚屬空白。上世紀50—70年代,初步建立了“五保戶”等保障機制。改革开放以來,在全國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账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逐步提高農村養老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2018年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農普結果顯示,56.4%的鄉鎮有本級政府創辦的敬老院。加快構建以居家養老爲基礎、社區服務爲依托、機構養老爲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我國城鄉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歲提高到2018年的77歲。
(四)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鄉村文化繁榮興旺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文化事業發展落後。上世紀50—70年代,在農村掃除文盲、發展文化取得積極進展。改革开放以來,各級政府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鄉村文化設施建設,推進文化信息共享、農家書屋和農村電影放映等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極大豐富,農村文化事業實現長足發展。農普結果顯示,96.8%的鄉鎮有圖書館、文化站,11.9%的鄉鎮有劇場、影劇院,41.3%的村有農民業余文化組織。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農家書屋58.7萬個,向廣大農村配送圖書超過11億冊。
四、農村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生活水平質量不斷提高
(一)鄉村就業規模龐大,外出就業農民工明顯增加
就業是民生之本。新中國成立初期,鄉村就業人員主要以從事農業生產爲主。上世紀50—70年代,通過積極發展鄉村經濟,就業狀況逐步改善,1978年鄉村就業人員30638萬人。改革开放以來,鄉鎮工業快速發展,勞動力市場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富余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鄉村就業人員在1997年達到49039萬人的歷史高點。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部分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2018年鄉村就業人員逐漸回落到34167萬人,規模仍然龐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战略,各地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農民工數量持續增加,外出就業明顯。2018年農民工28836萬人,其中,到鄉外就業的農民工17266萬人。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民工14158萬人;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14562萬人。
(二)農村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城鄉收入差距明顯縮小
1949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爲44元。上世紀50—70年代,隨着土地改革和農業合作社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改革开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爲商品流通特別是農副產品交換提供了便利條件,農產品價格提高也爲農民增收帶來實惠。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大對社會保障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力度,農民的錢袋子更加殷實。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40.0倍,年均實際增長5.5%。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爲2.69,比1956年下降了0.64。
(三)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脫貧攻堅成就舉世矚目
改革开放以來,我國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扶貧开發道路。按現行農村貧困標准(當年價)衡量,1978年農村貧困發生率爲97.5%,農村貧困人口7.7億人。針對大面積的農村貧困人口,堅持开發式扶貧,把發展作爲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圍繞“兩不愁”即不愁喫、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改善貧困地區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把扶貧开發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作爲基本方略,开創了扶貧事業新局面。農村貧困人口快速減少,貧困發生率持續下降,2018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1660萬人,貧困發生率1.7%,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
(四)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
FXTM富拓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極低。上世紀50—70年代,農民消費逐步增長。改革开放以來,隨着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消費能力顯著提升。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49年實際增長32.7倍,年均實際增長5.2%。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爲30.1%,比1954年下降了38.5個百分點。家庭消費品升級換代,移動電話、計算機、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2018年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擁有移動電話257部、計算機26.9台、汽車22.3輛、空調65.2台、熱水器68.7台、微波爐17.7台。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71.2%的農村居民住房爲鋼筋混凝土或磚混材料,比2013年提高了15.5個百分點,住房質量大爲改善。
(五)農村低保標准穩步提高,低保兜底保障能力增強
改革开放以來,農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針對病殘、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以及生存條件惡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難的農村居民,國家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農村低保年平均標准爲840元/人,農村低保對象1609萬戶、3566萬人。2018年農村低保年平均標准增加到4833元/人,比2007年增長4.8倍,年均增長17.2%,農村低保對象1903萬戶、3520萬人。全面建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制度,幫助無人監護的農村留守兒童落實受委托監護責任人,讓失學輟學的農村留守兒童返校復學,農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網越織越牢。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農業、農村、農民面貌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爲改革开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在鄉村最爲突出,做好“三農”工作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直接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直接關系到“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战略爲總抓手,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好形勢,守住“三農”战略後院,發揮好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爲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战、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注:
[1] 本文中2007-2017年全國糧食產量、畜牧業產量、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均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進行了修訂。
[2]規模化標准:耕種面積南方省份50畝以上、北方省份100畝以上,年出欄生豬200頭以上,肉雞、肉鴨年出欄10000只及以上,蛋雞、蛋鴨存欄2000只及以上,鵝年出欄1000只及以上。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標題:FXTM富拓: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邁出大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三
地址:https://www.coinsdeep.com/article/855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