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及中國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對開放市場不利,然而,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在全球化崩潰之際,在全球人口最多、發展最快的亞洲地區獲得商業影響力的競賽已經拉開序幕,美國失去了優勢,中國將供應鏈區域化的行動優於預期,正悄然取勝。
6月2日,中國支持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對菲律賓生效,該協定成員國包括中國、澳洲、日本、紐西蘭、所有東南亞國家(東帝汶除外)、南韓。
《經濟學人》表示,這2項協定乍看之下大多沒有實質內容。美國談判代表對於為開放更大的市場給亞洲出口商不感興趣,這讓印太經濟架構失去成為貿易協議的理由。另一方面,批評者認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廣泛而膚淺,因為它不涵蓋勞工權利、環境保護、國營企業。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在這個區域取得最大進展,協調商品出口的原產地規則,這對貫穿全球最大製造樞紐的複雜供應鏈至關重要。實際上,該協定為最後將變成成品的中間產品創造了一個單一市場,這有助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避免出口商面臨數十項重疊的貿易協議的「麵碗」(noodle-bowl)局面。
匯豐銀行(HSBC)金融常務總監高雅德(Aditya Gahlaut)表示,這讓該區域成為「免關稅供應網絡」,降低的複雜性對亞洲無數的小企業更具吸引力,這也鼓勵了投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成員國的生產。
《經濟學人》認為,印太經濟架構仍有時間趕上,美國的一些亞洲盟友希望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明年總統大選獲勝將改變美國政府的情緒,從而加快進展。